课件编号8255903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3 用分解反应制取氧气 同步检测(含解析)

日期:2024-06-0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2201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华师大,制取,解析,检测,同步,氧气
  • cover
-- 1.3用分解反应制取氧气-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主要共同点有( ) ①采用MnO2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 ②反应都不需加热 ③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 ④都利用含氧化合物分解来达到目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 B. C. D. 3.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实 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解 释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A.A B.B C.C D.D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体味道 B.液体的加热 C.倾倒液体 D.稀释浓硫酸 5.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也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比如一桶水,不燃烧、不助燃;分成半桶水、一滴水、半滴水……一直到水分子为止,这种不燃烧、不助燃的化学性质都保持着。但将水电解后,生成的气体一种能燃烧、一种能助燃,不再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此实验证明了( ) A.电解水时,水分子没有改变 B.水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C.水是由原子组成的 D.水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的 6.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制少量气体的发生装置,对于本实验装置的评价和使用,错误的是( ) A.该装置利用废弃品,并可以通过拉动废铜丝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 B.若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可以用废铁丝替代废铜丝 C.利用该装置制氢气可以用锌和稀硫酸反应,不可以用锌和稀硝酸反应 D.利用该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7.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B.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8.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 A.I、II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II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C.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D.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二、填空题 9.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检验、贮气等用途的装置. (1)当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从 (填“A”或“B”)处导管进入,瓶中盛有的物质可以是 . (2)当检验实验室制取的氢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时,瓶中盛有的试剂可以是 . 10.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用C、D装置制取、收集氧气时,C装置中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后_____。 11.(10分)如图所示,为了测定实验室中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小衢称取4.0g该样品于试管中加热,用量筒收集生成的气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移去酒精灯。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得到0.23升氧气(常温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克/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小衢采用 法收集氧气。高锰酸钾完全 分解得到氧气的质量约 克(保留2位小数)。 (2)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下列有关本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加热时间过短,会导致所测高锰酸钾质量分数偏小 B.橡皮管不伸入量筒底部,气体无法顺利进入量筒 C.橡皮导管伸入量筒底部,可使测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