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262044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教案

日期:2025-05-1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77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集在,海水
  • cover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氯水组成及性质的探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掌握氯水的组成及形成原理; (2) 掌握氯水的化学性质,并掌握歧化反应的定义本质; (3) 了解氯水在生活中的运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对氯水组成和性质的探究,学习由现象探求本质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方法; (2) 通过对氯水性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的一般性质,初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实验研究氯水组成及其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和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2) 在理解学习氯水组成及其性质的过程中,体验借助原有的化学知识和原理掌握新知识的成就感; (3) 辩证认识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科学、社会、环境之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富集在海水中的氯元素”隶属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对氯元素的简单化合物有一定的了解;在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学习了离子反应(特别是复分解型)发生的条件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常见溶液的酸碱有感性的认识;在第二章第三节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在本节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氯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其氧化性。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氯水的组成及性质,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应用加深认识。同时,氯水性质的相关知识又和后续含氯消毒液紧密相连的。从知识结构上讲,氯水的形成原理有引出了高中化学又一类重要的氧化还原反———歧化反应,通过学习氯水的组成和性质,有利于学生构建更完整的氧化还原思维结构。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石蕊试纸的使用以及氯离子的检验方法,也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自行思考设计检验“氯水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以及“氯水漂白性原因”的实验,并在回顾氧化还原方程式书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出氯水形成原理方程式,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用实验探究事物本质的科学方法,并体验到借助已有化学知识和原理掌握新知识的成就感。 3.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氯水的形成原理 (2)次氯酸的性质 [教学难点] (1)氯水组成的探究 三.【设计思路】 如何将三维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中,是设计教学流程的指导思想。本节教学流程重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反应这一思想。 环节一: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自来水中加入少量氯气,并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氯气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环节二:进一步询问学生氯气与水反应的可能产物,并根据氯水具有漂白性的现象,进一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环节三:借助实验结果,引出次氯酸,此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得出氯水形成的原理方程式。根据次氯酸的性质引导学生分析新制与久制氯水的成分变化。 环节四:让学生分析总结氯水的性质,即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让学生课后预习溴和碘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学习体会元素化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堂引入 [从水中通入氯气能用于杀菌消毒引入本课学习内容] 【提问】自来水中加入少量氯气的原因? 【设问】为什么氯气溶于水能杀菌消毒? 消毒杀菌 以生活中的化学引入,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景 【引言】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氯气的物理性质以及氯气的氧化性,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氯水的组成及性质,了解氯气杀菌消毒的原理。 【板书】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