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288080

第1课 美术作品的创作 课件(42张ppt)+教案+练习题

日期:2024-05-08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805220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课,美术作品,创作,课件,42张,ppt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美术作品的创作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 美术 必修 美术鉴赏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感受和分析中外两幅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理解作者创作的构思依据是源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了解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理解和感悟后将搜集的素材进行高于生活的审美表达,在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中,观察和感受作品中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空间等形式特征,形成基本的审美判断能力,要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所反映出的美术现象和美术特征,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理解美术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辩证关系,分析判断美术作品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对两幅经典美术作品创作过程的分析,了解美术作品是如何创作的。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启发 一、情境导入 简述美术的门类。 美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仅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四大类,还包括书法与篆刻、设计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美术作品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我们该如何鉴赏美术作品呢? 中外美术史上有很多杰出的作品,尽管它们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创作过程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似,并遵循共同的创作规律。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鉴赏美术作品的重要基础。 提出问题 美术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它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探究发现 一、艺术源于生活 以中外两件美术作品为例,来深入探究美术作品的创作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展示作品《愚公移山》,简介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徐悲鸿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个主题的作品呢? 鉴赏美术作品时,了解艺术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所处的文化、生活环境,对深入了解艺术家所创作的美术作品是很有帮助的。 问题探究: 结合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分析《愚公移山》的创作意图和所表现的精神内涵。 《愚公移山》创作于1940年,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最危急的时刻,内忧外患的处境,像极了中国人民面前两座无法撼动的大山。徐悲鸿就是要借古喻今,鼓舞国人,只要团结一心,决不放弃,一定可以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这就是徐悲鸿创作此画的意图。 作品的创作意图和题材确定后,画家又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搜集素材的呢? 他不断搜集素材、寻找模特,绘制了大量素描、速写与线描画稿。每个人物、每处风景皆有出处,都来自生活的经验。 展示作品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并简述创作背景。有感于轰动一时的真实事件。 籍里柯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搜集素材的呢? 课本上清晰地介绍了籍里柯严谨、认真、执着地创作态度,奠定了作品的情感基调。 这两件作品的材质、题材、创作背景、核心主旨都不同,但两人对创作与生活的态度是高度一致的。 美术创作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表达。所有的创作都离不开时代,离不开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和研究。只有在生活的源泉中汲取营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并真诚地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作品才会具有生命力。 探究发现 二、艺术高于生活 艺术绝不是现实生活的翻版,而是现实生活的升华。 请你思考,徐悲鸿和籍里柯对所搜集到的素材进行了怎样的艺术处理,使作品更能传达出动人心魄的精神力量? 我们可以从画面构图、人物造型、艺术特色 这三方面进行探究。 在创作《愚公移山》时,徐悲鸿画过数十张构图小稿,反复修改。他开拓性地将西方素描技法融入中国水墨画,走出了一条“中西合璧”的艺术道路。 详述《梅杜萨之筏》的构图特点。 课后拓展 欣赏徐悲鸿和籍里柯画的马,你更喜欢哪张呢?你读懂它们了吗?和你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看法吧,欢迎你们积极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