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 诗词五首 积累运用 1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chóng)鼓寒声不起 折戟(j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问君何能尔(如此,这样) B.浑欲不胜簪(简直) C.自将磨洗认前朝(拿,取) D.九万里风鹏正举(举起)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下列对本课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写作者隐退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情。 B.《春望》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两句所描写的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C.《雁门太守行》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并未从正面去评论战胜的原因,而是提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不刮东风,不用火攻,周瑜就有可能战败。对于这个结局诗人没有直说,而是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 5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 (1)《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 (2)《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表现诗人伤时思亲的千古名句是:_____ _____,_____。 (3)《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声音激昂、色彩鲜明浓艳地铺写出战地的悲壮和战斗的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 (4)《赤壁》中诗人运用议论抒发感慨,直接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的评判,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 (5)《渔家傲》中展现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画的句子是:_____, _____。 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请你发挥想象,描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展示的情景。 7“家书抵万金”传诵千古,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9这首诗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从这四种表达方式中任选一种,作简要评析。 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题目。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_____之情。 11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12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做铺垫,使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被改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山 行 [唐]项斯 青枥①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13下列对诗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