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您好 一、学习目标 本课引导学生围绕师生交往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促使学生为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努力。 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之“交往与沟通”。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学生面临的问题: 1、时代价值观的转变。传统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正在向现代教师观和学生观转变,教与学的关系也在转变。建立在传统的等级秩序意义上的以师道尊严为核心的师生交往观正在被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交往管所取代。价值观的转变对学生如何与教师交往影响深远。 2、个性的心理发展。初中学生正在经历对长辈(教师)的权威崇拜到人格独立的转变。渴望与教师建立平等的、朋友般的师生关系,但又往往因为缺乏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出现或者不敢与教师交往,或者又失去了分寸的两个极端现象,无法正确的评价与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3、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能够对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成察觉和分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冲动、胆怯的性格因素或以往经验的影响而无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由于上面的原因,通过学习必须达到以下的目标: 首先,从知识与能力看,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新型教师关系的基本内涵,并能够说出与教师交往与沟通的基本准则。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教学能够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学生能够遵循师生交往的基本原则与教师进行交往。 其次,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尊敬教师,理解教师,体谅教师,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基本价值取向,为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努力。 二、学习策略 为达到以上的教育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根据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年龄特点,适当设计师生冲突案例,通过活动体验、分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故事接龙和小品演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是新课程理念,我采用惯常使用的4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每组设立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并组织进行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评价,设立一个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的意见,另设一个发言者,在讨论结束后把本小组的意见向全班陈述。全班集体讨论,由老师负责整理、分析、综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地合作,使学生更专心一致地投入学习,对教学过程、学习任务和学科本身产生更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他人认知和情绪的理解能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学生对于自己参与讨论所得的观点更易内化为自己的观点比在行为中表现出来。本节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相结合分析案例、故事接龙和小品演示等方法来培养训练学生的沟通技巧与方法,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讨论和表演培养学生的胆量,从而达到积极主动和乐于学习的目的。 本课教学内容计划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主要以课前参访老师的活动实践为主,通过讨论与分析,用课件展示教学内容。第2课时,通过分析讨论发生在课堂上的师生冲突,掌握师生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并在故事接龙和小品演示中引导他们应用所学内容来解决问题。本节为第2课时。 三、教学程序 活动一:说话风波 在课堂上,老师刚开始讲课,突然停顿了下来,板着脸开始批评学生甲。 老师:“***,你怎么回事?!我不是强调过吗?老师讲课的时候不要在底下和同学说话,刚说完你就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