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烧的条件》 教材分析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从几幅有关燃烧的图画引入,进一步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教材采用从实验观察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和思考掌握知识。通过一个有趣的实来加强随时注意防火意识及采取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思路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也是一节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最能培养学生从平常生活中追根溯源、发现问题,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极好契机。本堂课通过“烧不坏的纸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对燃烧的条件作出猜想,并利用简单的物品和仪器引导学生自助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并获得结论。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利用控制变量法,以启发、诱导、探究、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讨论,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优缺点并作出改进。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思考掌握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能用化学知识解释与解决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及原因; 2.能力方面通过对探究实验设计和改进,加深控制变量实验方法和提高实验创新能力; 3.价值观方面通过对燃烧和灭火的认识,意识到事物的两面性,且通过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内容的探究,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具准备: 烧杯、酒精灯、蜡烛、木条、炭棒、碳酸钠、稀盐酸、火柴、剪刀、沙子、扇子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同学们,远方的朋友来到重庆你会请你们品尝什么美食,传统的火锅通常是这样的(展示图片1)。不过有一种火锅很神奇,它是这样的(展示图片2),它究竟有何奇特,一起观看短片..... 设疑:为什么这纸火锅烧不坏呢?要解答这个问题,开启今天学习旅程--探究物质燃烧的条 件.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火锅,引起学生的注意,再以一种新颖的火锅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留下疑问,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回顾旧知,开启新课 【教师引导】前面已经学习过的蜡烛、红磷、硫、铁丝等物质的燃烧反应,从参与反应的物质、现象等方面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思考】都与氧气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等。 【总 结】化学上,通常把这样的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反应叫做燃烧。 【过 渡】物质的燃烧可是需要条件的?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对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作出猜想,并说出你的猜想依据。 【设 疑】当多个变量可能会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产生影响时,需要用到什么实验方法来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呢? 环节一 初探燃烧条件 体验自助设计实验 【实验活动1】提供以下实验用品和仪器,请大家设计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学生展示方案并进行实验】点燃两支蜡烛,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观察燃烧情况 【实验活动2】提供以下实验用品和仪器,请大家设计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提供资料:酒精灯火焰温度约400℃—550℃ 物质 白磷 纸 红磷 木材 炭棒 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40 180 240 250--330 750以上 【学生展示方案并进行实验】炭棒和木条同时放入酒精灯火焰外焰进行加热相同时间,观察并记录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物品和仪器,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对单一变量进行探究,即巩固了对比实验设计的理念,又为后续的实验讨论做好的铺垫。通过实验的易操作易成功,增强了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总 结】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环节二 再探燃烧条件 学会质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