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3497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游园不值 2(北京版)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48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游园,不值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游园不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古诗,能说出诗句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通过学习,能给古诗配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体会作者访友未成却还高兴的豁达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古诗的内在涵义; 2.感受作者豁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设置故事情境 宋朝诗人叶绍翁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怀着愉快的心情匆匆到好朋友的家里,但他来到朋友家门前,却发现朋友不在家。 请问:此时,叶绍翁的心情该是怎样的? 2.板书课题 游园不值 3.读课题并利用字典理解课题 4.简介诗人:叶绍翁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复习七言古诗的节奏。 2.划分节奏。 3.小组检查并自由读古诗。 三、播放录音,体会古诗节奏 四、自由读古诗,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五、带着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学生利用新华字典等工具书) 六、交流学习情况,师相机板书 应怜:应,大概。怜,爱惜。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七、理解诗意,想像画面 1.小组串讲诗句意思竞赛。 2.学法反思: 串讲诗句意思应注意什么? (词序、补充) 3.出示挂图,学生进行观察;播放录音,想像画面。 八、反复诵读,体会诗人情感 1.引导讨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你能体会出诗人当时的心情吗? 3.多种方式朗读。 九、巧设练习 1.给古诗配画。 2.结合古诗,编写故事。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相关资料 【诗人介绍】: 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生卒年不详。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 【注释】: 1.游园不值 : 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 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 2.应:可能,大概。 3.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 4.屐: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 5.苍苔:青苔。 6.小扣 : 轻轻地敲。 7.柴扉 : 柴门。 8.屐齿 :木屐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今译】 园主人大概是怕我木底鞋下的两屐齿踩坏了绿色的苍苔,所以我轻轻地敲着柴门,门却久久不开。但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地探出墙来,报告者春天的信息。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这首诗情景交融,千古传诵。诗人去朋友家游园看花, 长满苍苔的路上遍印着诗人木屐钉齿的痕迹,敲了半天柴门,没有人来开。诗人从露在墙头的一枝杏花想象出满园的春色,说园门虽然关得紧,春色却是关不住的啊! 头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虽然主人自私地紧闭园门,好像要把春色关在园内独赏,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后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 因游赏受阻而扫兴又得兴,这应该看作是一种精神奇遇。此诗就是记录这种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无法成游、却胜于成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