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课 穿越迷宫 江苏省信息技术教材五年级 1. 设置场景(舞台)和角色 3. 展示和游戏 2. 小猫开始走迷宫 教学过程 4. 学生自主拓展 1.掌握用多种方式控制角色。掌握多种侦测和条件判断的使用方法。运用多类侦测和条件判断,创作游戏。 2.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究、修改、运用、创作的过程,理解条件判断控件在生活情景中的应用方法,并进而让学生初步感知任务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理解小猫在“穿越迷宫”中经历的过程。在活动中充分地体验、感知,在完成本任务的过程中要引导思考、猜测、实践与总结。 3.通过Scratch游戏作品的制作体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勇于探究的精神,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喜悦的情感,从而增加对Scratch的学习兴趣。 4.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断创新与实践, 并运用侦测与条件判断创作故事或游戏。 教学目标与要求 重点:理解侦测与条件判断的含义。 难点:运用侦测与条件判断创作故事或游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一:设置场景和角色 1. 舞台设计:将舞台设计成迷宫。(学生动手DIY,或导入已有的迷宫图片) 2. 导入迷宫的角色:小猫和红箭头。 3. 编写小猫初始位置的脚本。(学生自主尝试) (小提示:运用“动作”模块中的“X、Y坐标值”控件。) 教学过程二:小猫开始走迷宫 1. 分析小猫跟随鼠标走迷宫。 2. 编写小猫跟随鼠标走迷宫的脚本。(学生自主尝试) (小提示:运用条件判断控件。) (1)如果小猫碰到墙壁就停止,到达红色箭头处,游戏就 视为成功,否则游戏为失败,脚本随即执行结束。 (2)通过判断小猫“是否遇到红色箭头”。(判断小猫是否顺利到达) ①桌面上双击小猫图标,打开Scratch 2.0。 ②自己动手(DIY)把舞台设置成迷宫。 ③导入新角色———红色箭头,并将设置好小猫的大小。 ④小猫开始需要一个初始位置,运用已学的知识来完成。(运用“动作”模块中的“X、Y坐标值”控件) 教学过程三:巩固、展示运用 1. 每组选出一个作品,全班展示。 2. 在互评的基础上,看谁的作品脚本编写得最好。 教学过程四:自主拓展 1. 限制小猫走迷宫的时间。 2. 能不能编写一个用方向键控制小猫穿越迷宫的脚本? 今天我们运用了“颜色侦测”和“如果那么”作为条件来控制小猫走迷宫的运动,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请同学们再次思考,运用这个原理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实践一下吧! 谢 谢!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