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雪 教学内容: 本课是小学美术第二册的第一课,教学内容与气候环境比较吻合,学生大都能有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且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下雪天并不常见。所以,下雪时节,往往能引发学生激动和喜悦的心理情绪。本课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容易激发学习情感的共鸣,使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联,体验到美术也是一种表达情绪、记录生活的良好方式。 如何用绘画的形式来描绘下雪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但下雪又是一种能让人产生美好情感的自然现象,本课中应适当渗透一定的科学小常识,以体现新课标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理念。下雪时,学生对于人们的活动情景印象较为深刻,但对动物们的生活情景比较生疏。教学时可以下雪天人们的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增加画面的生活情趣。对动物感兴趣的话,也不妨给学生一些图片加以思维的扩散,使作业能呈现多元化的内容表现。 学生情况: 本课的学习对象为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很感兴趣。思维比较活跃,作画比较大胆,但动手能力受年龄的制约,还不太强。因此,用多样化的方式来描绘下雪,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对于下雪天人们的动态造型,要求不宜过高,只求神似即可。应该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情感,切不可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起始阶段就产生畏难情绪而对以后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示范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等。 教师准备: 课件、油画棒、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水罐、铅画纸、修正带、牙刷等。 学生准备: 油画棒、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水罐、铅画纸、彩色卡纸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下雪是一种自然现象并初步理解其蕴含的科学小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用水粉颜料、油画棒等工具和材料来描绘雪景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下雪所呈现的艺术美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用颜料、油画棒等工具材料描绘下雪时的独特景象,并适当添加人物活动以增加画面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描绘出下雪天时人们或动物的多种活动情景。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下雪吧(播放gif动画):一朵两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那一朵朵白色的雪花,多像是一个个白色的小天使在空中跳着曼妙的舞蹈。 2. 想象:接一朵雪花,让它留在我们的手心里,不久那洁白的雪花就会变成……(学生:水) 3. 思考:能不能让可爱的雪花留下来,留在我们的画纸上呢?(学生:画) 4. 揭示课题“雪”。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下雪动画,再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为学生创设一个课堂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想象下雪的情景,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为学习画雪的方法铺垫情感基石。 二、尝试练习,表现雪景(边讨论边尝试,按照学生的思考顺序来学习画雪的方法) 1. 小练习,尝试体验油水分离法。(一个学生说方法,另一个学生尝试方法) 2. 小结:油水分离法。 “小朋友,为什么颜料一刷,刚才用蜡笔画的小图形都露出了小脑袋呢?” 生:…… 小结:这叫油水分离法。因为油画棒里的蜡与颜料水是不相溶的,所以躲在白纸上的白色油画棒画的图形在深色颜料的衬托下,就显现出来了。 设计意图:油水分离法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在示范实践时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来探究技巧、理解方法,在实践中掌握美术的双基知识与技能。 3. 观察放大了的雪花,了解有关雪的一些科学小知识。 “晶莹透亮的雪花到底长成啥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用显微镜放大后的雪花吧。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 小结:雪其实是一种固态的雨水,是由冰晶聚合而成的。冰晶用显微镜放大后特别美丽,是六角形的而且花样繁多。 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