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374447

赣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9艺术表现的新探索 教案

日期:2025-10-25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588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艺术,表现
  • cover
艺术表现形式的新探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尝试用真实观改变的角度去看20世纪后西方的一些新的绘画流派,重点探究立体主义画派是如何表现真实的。 2、能力目标:采用情景教学,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真实”的多种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现代绘画的欣赏水平。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分析去感知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西方现代艺术,吸取其富有创造性的一面,学习画家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对画家是如何运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去表现“真实”的分析,来解决对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着进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西版七年级美术教材最后一节的内容,从全书的知识含量与布局来看,这节课是对本学期美术知识的验收。从第一课《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到第七课《欢快的节日》这些课程对造型、色彩等各方面知识都有一定的讲解逐步过渡到《艺术表现形式的新探索》让学生能够很自然的理解并接受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其次,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来看,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丰富的教育价值,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良好的审美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绘画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艺术表现形式新探索》的第2课时,学生已经对20世纪以后各绘画流派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但对于各种艺术流派在色彩、构图、绘画的表现形式上了解还不够深入,只具备一些简单的欣赏、评述能力。还经常把“像不像”做为评判美术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我把这节课作为知识的拓展,让他们从真实观的改变角度去欣赏20世纪后新的绘画流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创 设 情 境 提 出 问 题 创设情景: 为抗震救灾举行名画义卖活动。 根据学生的选择提出问题。 为什么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20世纪以后新的绘画流派的作品? 1、参与竟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利用情境导入,结合时事,一方面通过义卖了解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开篇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问题的提出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说出他们不喜欢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去欣赏20世纪以后新的绘画流派的作品,为下面的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2 初 步 体 验 导 入 新 知 1、对比分析:毕加索《母鸡与小鸡》与《小公鸡》分组讨论这两幅作品带给我们什么样的视觉及心理感受? 2、引出课题:从真实观的改变看《艺术表现形式的新探索》。 3、两个活动: 活动一、把学生平时的绘画作品与古埃及的壁画《内巴蒙的花园》相对比。发现 两者都采用了平铺形式的绘画方法,使画面变得更加完整。 总结: 艺术家们所采用的这种绘画方式也是我们平时也所经常用到的。 活动二、欣赏毕加索的《小提琴和葡萄》,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心目中小提琴的形状并根据教师的指示去想象小提琴各个角度的形态。两者联系,探索出立体主义的表现方式。 4、教师总结:立体主义画家是通过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事物最富有特征的一面组合到同一个画面上表现出人们内心对这一事物完整而真实的认知。 1、学生欣赏、讨论、分析后发现两幅画虽然画的是同一事物但对真实的表现却是不同的。一种是再现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另一种是表现画家的内心情感(后者画面效果更强烈,情感更丰富)。虽然它们都是根据现实来画的,但他们对真实的感受却是不同的。 3、活动一、听讲对比思考。 体验二、闭上眼睛去想象观察头脑中的小提琴并随着老师的指引想像观察小提琴的各个部分。 4、学生听讲、记忆。 1、在上一环节中发现同学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去欣赏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此引出两幅作品帮助学生们解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