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画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第1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是本单元的起点,本节内容主要使学生掌握识别和获取动画素材的方法,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及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懂得在欣赏和获取动画素材时应尊重他人的著作权,在保存动画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做好信息的存储与管理。通过学习制作简单的GIF动画,让学生懂得网页中众多的GIF动画也是信息发布的形式之一。 本节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介绍动画的原理等基础知识,第二课时是学生自主上机实践,主要完成《实践指导》上相关练习。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二、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处理的方法,动画又是学生接触较多,也较为熟悉的多媒体信息,对于本章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 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内容与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及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学会从网上下载计算机动画的常用方法。 (3)了解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学会使用Ulead GIF Animator软件制作简单的GIF动画。 (4)理解动画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智慧的结晶。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动画软件将动画分解成一组彼此相关联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学生亲手用动画软件制作一幅动画,感受计算机动画技术的优越性,同时获得动画制作中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动画原理和发展历程的了解,认识动画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艺术;通过对动画素材的下载,增加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欣赏动画的素养;通过对动画制作软件的了解和制作动画的尝试,建立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动画原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GIF动画的制作。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教学方法 为了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主要使用如下几个方法组织教学: 1、演示结合讲授教学法 考虑到学生操作等因素,我在教学过程当中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中的广播教学功能,演示操作过程并让学生模仿练习,同时配合教师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规范的执行操作。 2、任务驱动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因此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主题任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教学过程 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同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学有所获,我设计了以下这些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用课件展示动画人物“孙悟空”和“米老鼠”的图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动画。 引言: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民间的走马灯和皮影戏,就是动画的一种古老表现形式。国产动画片《大闹天空》中的“孙悟空”形象闻名世界, “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也深受大众的喜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网上的生日贺卡、搞笑短片、MTV、网页广告、益智游戏等极大地丰富了网页的内容与形式,电视上也经常能看到动画形式的广告、趣味小品和宣传短片。 (设计意图:以此来作为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动画的兴趣。) 2)教师演示几段国内和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动画片段,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注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