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05587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同步练习习题含答案(4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3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4601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0,答案,必修,人教,新人教,打包
    4 蜀道难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4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下列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袭用乐府旧题,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奇丽惊险的景色。 B.诗人大致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蜀道所在之地的山水进行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崎岖的面貌,艺术地感叹自己仕途的艰难。 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五丁开山等传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解析C项,“艺术地感叹自己仕途的艰难”于文无据。 答案C 2.下列对这首诗第二节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节一开始,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B.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C.诗人运用比喻写逶迤千里的蜀道的奇险风光:“连峰去天不盈尺”比喻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比喻绝壁之险。 D.在这段文字中,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惊险万状,目不暇接,造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 解析C项,不是运用比喻手法,而是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答案C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几句与“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是否重复?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可以从描写的角度和在文中的作用分析。 参考答案不重复。虽然都写了山川的险峻,但前者是静态描写,而后者是动态描写;前者点面结合,后者全面概括;前者写人的感受,以表现山峰特别是青泥岭的高峻,后者写山川奇险,是为了渲染惊心动魄的气氛及给旅人造成的心理震撼。 4.“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解析作者写蜀道的“险”,运用了不同的描写手法,既有动静相生,也有不同的特写镜头,更重要的是选取了不同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随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极言蜀道之难。 二、语言运用 5.“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渲染了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是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请你用一段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这幅画面。 解析要求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画面,必须注意联想与想象,同时,在表达时尽量运用优美的、富有文采的语言。 参考答案原始森林荒寂、凄清,只听到古树丛中传出鸟儿阵阵悲号,雄雌相随飞翔在空寂的山林之间。清凉的夜晚,月儿苍凉,只听到杜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