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2144

第10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岳麓版必修2)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1072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0课,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岳麓
  • cover
第10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课堂检测 1.下列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变化最早出现在东部沿海地区 B.中国出现了外资经济等新兴经济成分 C.中国的小农经济迅速解体 D.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答案】C 【解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但由于中国小农经济的顽固性,解体的速度一直比较缓慢,所以C项不正确,故选C项。 2.有人说,如果从生产力发展的观点看,洋务运动已经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下列选项为其提供最有说服力论据的是( ) A.创办了军事、民用工业 B.创办了资本主义企业 C.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D.开设同文馆,翻译外国书籍 【答案】C 【解析】B项是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D项属于文化范畴。生产力观点的核心是生产工具的革新,使用机器生产是区别传统手工业和近代工业的主要标志,故选C 项。 3.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诗用在我们历史学科就是指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的背离性,如果用它来比喻洋务运动,那么“柳成荫“的含义是指( ) A.极大的增强了清朝的统治力量 B.刺激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出现 C.一定程度上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答案】B 【解析】依据题意的解读,显然“柳成荫 ”的含义应该是强调洋务运动的客观效果,A C D都与其主观目的有关。在洋务运动的刺激下,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故选B项。 4.洋务派大力倡办洋务事业,先提出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后来又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洋务派对时局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B.“必先富而后能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学习西方长技”有其进步性 D.其主张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答案】D 【解析】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加剧的形势下,洋务派的上述主张既说明其对时局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也说明其历史的进步性。当然,洋务派为求富创办民用工业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才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故选D项。 5.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如果你在一座城市中同时看到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传统的手工工场四类企业。你认为这座城市有可能是( ) A.西安 B.重庆 C.天津 D.昆明 【答案】C 【解析】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但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西安、重庆、昆明都处在内地,只有天津处在东部沿海,故选C项。 6.有历史学家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指的是那一时期( ) A.19世纪60、70年代 B.中日甲午战争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答案】C 【解析】“千呼万唤始出来”体现其产生,“小荷才露尖尖角”体现其初步发展,“忽如一夜春风来”体现其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无可奈何花落去”反映在解放战争时期陷入困境,故选C项。 7. 学习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做了主题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主题概括没能正确反映历史的真实( ) A.历经艰辛终成参天大树 B.步履维艰中曲折发展 C.历史进步的物质摇篮 D.在共赢中走向新生 【答案】A 【解析】B、C比较容易判断正确。D项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对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使资本主义企业又获得了发展。虽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历经磨难,但是始终没能够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故选A项。 8.新华网最近陆续公布了许多“西方镜头下的近代中国”图片,再现了中国当时的社会场景。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在1912———1937年的是( ) A.孙中山举行就职典礼 B.上海的中资大型钢铁工厂林立 C.北洋军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