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26362

(湖北省)七上语文期末复习2020年中考真题归类卷专项6 古诗词阅读 (原卷版+答案版+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26125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答案,原卷版,阅读,古诗词,专项,归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语文期末复习2020年中考真题归类卷专项6 古诗词阅读(答案版) 一、(2020上海市南汇一中改编)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以下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描绘了大海壮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渴望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 B. “水何澹澹”中“澹澹”的意思是水波荡漾的样子。 C. 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了悲凉伤感的意境。 D.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为诗歌加的套语,与诗歌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1. C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星汉”是指什么?这四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 2. 银河。 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3~4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左迁”是降职的意思。这首诗是李白在听闻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时所创作的。 B. 首句寓情于景,借“杨花”“子规”两个意象点出暮春时令,烘托出幽深沉静的氛围。 C. “五溪”是偏远之地,“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但一个“过”字却更凸显出龙标的偏远,隐藏着诗人对友人遭贬的痛惜。 D. 后两句扣住诗题“遥有此寄”四字,由写景言事转为抒情;人格化的修辞方式,有助于加强诗人深厚感情的表达。 3. B 【考点精讲】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杨花”“子规”两个意象写出暮春时节的萧条之景,渲染凄凉悲惋的气氛,B项分析不正确。 4. “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 “直”字传递出诗人想要一直陪伴朋友的真挚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不幸遭遇的同情和牵挂。 三、阅读下面小令,完成5~6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下列对这首小令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秋思》文字精练,如“枯藤老树昏鸦”不用一个动词而境界全出。 B. “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美。 C.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D.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既是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想象,虚实结合。 5. D 6.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文分析,该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6.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反衬出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考点精讲】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作者描绘了一幅有人家安居其间的幽静而甜蜜的田园小景,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内心那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据此作答即可。 四、(2020淮安中考改编)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 “风正一帆悬”中的“正”字,你觉得用得好不好?说出理由。 7. [示例]我认为用得好。“正”字描绘了顺风行船时船帆高悬的景象,写出了江风的和缓和行船的平稳。 8.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