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39706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5.2生活中的透镜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2749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生活
  • cover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 一、概述 《生活中的透镜》是初中物理第五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是基于透镜知识基础上的学习,一个课时完成,时间共45分钟。 学习者特征分析 ◆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 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和前面的光学知识 ◆ 学生能熟练地使用网络,上网搜索并浏览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但有迷航的可能 ◆ 学生普遍思维活跃,能积极并有条理地发表个人观点 ◆ 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经验还不足,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分析 二、学习内容和任务 学习内容设计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以策略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大致了解即可),主要是以陈述性知识为主题开展策略性知识的探索和学习。 学习任务设计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完成三个学习任务来达成教学目标: 1、照相机:教师演示、观看投影给出的拍照过程 2、投影仪:介绍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3、放大镜:一张桌放一个放大镜,同桌利用放大镜观察 三、教学过程 学习策略设计 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和学习者分析的结果,这节课设计的学生的学习策略主要有: 讨论策略:面对面或是通过网络分组讨论生活中的透镜。 探索策略:独立利用网络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协同策略:学生之间分组配合,合作完成实验的学习任务。 竞争策略:由于实验完成后,同学之间要公开评论,因此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必定会存在一种竞争心理。利用这种心理,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自我评价策略:学生在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其他同学的观察结果,利用合作学习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流程图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提问:1、什么是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 电脑展示: 1、利用PowerPoint给出下面美丽照片 2、利用PowerPoint给出下面图片: 通过上面活动,导入本节主题《生活中的透镜》 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感知生活中美丽的图片 学生感知生活中的透镜 让学生重新温习凸透镜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通过图片让学生体会照相机的神奇 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透镜有一个感性认识, 二、自主探究,协作交流 活动:观看照相机实物和利用PowerPoint演示照相机拍照过程 互动1:制作模型照相机 指导学生制作模型照相机 互动2:探究照相机的原理 指导学生观察所成的像 组织讨论:像的大小、正倒、像距与物距的大小比较。 讲述: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互动3:探究投影仪的原理 提问:投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演示:a、将投影仪平面镜竖直放,观察投影仪成像情况;b、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把画有带箭头的十字坐标的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记住箭头的方向。 组织讨论:像的大小、正倒、像距与物距的大小比较。 讲述:投影仪的工作原理,并介绍幻灯机、放映机的原理和投影仪相同。 互动4:探究放大镜的原理 指导探究:a、让学生两个人一组用凸透镜观察教材中的文字;b、水透镜观察物体 组织讨论: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感觉和视觉感知照相机 学生(两人一组)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凸透镜、圆纸筒(两个)、半透明塑料薄膜制作模型照相机 学生利用自己所制模型照相机观察成像并讨论 学生观察实物和观察投到屏幕上的投影仪后回答 部分学生参与操作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投影仪成像特点 学生探究并分组讨论 通过实物和演示,让学生了解照相机的结构 通过动手制作模型照相机,直接感知照相机的结构 通过模型照相机观察窗外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使学生感受照相的过程,并直接感知照相机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让学生对投影仪构造有感性认识 让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有感性认识 通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