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451295

初中心理健康课解读评价(24ppt+教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1826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初中,心理健康,解读,评价,24ppt+,教案
    《解读评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根据本人对教材结构、内容的分析,再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评价的概念,并对日常听到的评价有所认识。 ②认识评价背后的潜作用,减少评价带来的副作用。 2能力目标: 能够区分正面的评价和负面的评价,并学会降解评价的方法,提升应对负面评价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充分认识评价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别人的评价,也能用积极健康的评价方式去评价他人。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认识评价背后的潜作用,减少评价带来的副作用。 2.能够区分正面的评价和负面的评价。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降解评价的方法,提升应对负面评价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作为传统教学方法,有其独特的作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难点。? 2.讨论分析法: 以活动的形式活泼有趣,符合这年龄阶段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3.游戏活动法: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理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是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 教具、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 、动画影片、微课视频 具体教学过程: 1、观看影片,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好,今天上课我们先来观看一个有趣的动画片。 动画片中爷俩最后出场可笑吗?那么他们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出场呢?对,就是他们太在乎别人的评价,以至于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评价到底是不是真有这么大的威力,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解读评价”。 2、生活经验,认识评价 设计目的:从简单的生活经验进入,使学生明白形象的明白“评价”的概念。 经常听到的评价有很多,最多的是“你真聪明”“你真努力”“你真笨”等等,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评价,并给出评价的概念。评价通常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 3、心理知识,判断评价 设计目的:让学生从日常听到的“你真笨”“你真聪明”“你真努力”学习评价,了解评价对心情和行为带来的巨大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①“你真笨” 第一步:体验活动 设计目的:让学生体验得到负面评价后的心情,认识长期被负面评价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并让学生了解心理现象“习得性无助”及其后果 要求:同桌相互评价。 评价语:“你真笨!” 体验:被评价后感觉自己的心情 后果:经常被负面评价,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 第二步:观看微课 “习得性无助”是指失败后给予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和惩罚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是渐进式的形成。 被评价为“笨”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模式:长期被评价为“笨”———我就是“笨”———所以我做什么都笨———因此我干脆放弃———习得性无助 ②“你真聪明”“你真努力” 设计目的:通过心理实验研究结果,使学生了解评价对心情和行为的影响是不一致的,不能以听到评价的心情判断评价对行为的影响。 心理学家用两组智力和年龄相似的儿童进行的研究做了一个有关“你真聪明”和“你真努力”评价的实验,实验分成三部分: 实验一:实验者要求两组儿童做一道一样的数学题,做完后给一组评价“你真聪明,这么难的题也能做出来”;给另一组评价“你真努力,这么难的题也能做出来”。 实验二:实验者要求这两组儿童接着从不难度的十道数学题选出自己愿意做的题。结果发现:被评价为“聪明”组的儿童倾向选择简单的题;被评价为“努力”组的儿童倾向选择较难的题。 实验三:实验者要求这两组儿童再做同一道难度很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数学题。结果发现:被评价为“聪明”组的儿童看看不会做就放弃;被评价为“努力”组的儿童坚持很久才会放弃。 教师总结:从实验我们可以看出“你真聪明”听了使我们高兴,但是阻碍我们进步;而“你真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