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52661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3 我不拖拉 (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34739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一年级,道德,法治,下册,教案,我不
  • cover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3.《我不拖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不拖拉》是人教版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教材定位于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拖拉现象,发现自己的拖拉行为。教材第一个栏目通过两个生活情境和两首儿歌,分别表现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拖拉现象,旨在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儿童的拖拉行为产生共鸣,回到自己的生活中,讲述自己的拖拉表现。教材第二个栏目让学生认识拖拉的后果,引发学生交流生活中因为拖拉造成的不良后果。教材的第三个栏目让学生了解改变拖拉的毛病是有方法的。引导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初步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悟理,主要让学生探寻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拖拉的表现,认识到拖拉是个不好的习惯,会带来很不好的后果;第二课时习得,用游戏、活动、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获得不拖拉的方法,并能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二、学情分析: 拖拉不仅仅是一年级学生,而是很多学生甚至成年人共性的问题。一年级小学生普遍存在因为生活上做事情拖拉,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经常的提醒,也会被用来和同龄人之间作比较的情况。一年级孩子意识上知道做事磨蹭、不专心和浪费时间,就是拖拉,也知道拖拉是不好的习惯,同时也会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不用整天被大人唠叨。但毕竟6/7岁的孩子年龄还小,时间观念不强,专注力相对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克服拖拉毛病可不是一句口号,也不会因为一节课就能改正,因此本课立足于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培养良好管理自我的意识为主,利用绘本故事加深学生对拖拉是个坏毛病的认识,激发学生勇于认识自身有哪些拖拉毛病,并能努力改正。本课还将结合教材中相关的内容、利用家长等资源,创设“时间小主人”的竞赛模式,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从榜样中学习做事不拖拉的好方法。 三、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做事拖拉,初步认识拖拉的害处和不拖拉的重要性。 体验抓紧时间做事的快乐,初步养成不拖拉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认识拖拉的害处,。 难点:认识到拖拉不仅给自己,还给他人带来影响,愿意改变拖拉的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本课是第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 绘本《拖拉鬼的生日派对》、PPT、学生照片和家长音频(家长协助完成)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我 来 听 故 事 , 拖 拉 多 恼 介绍小伙伴,带出绘本 沈老师第一次跟小朋友们上课,真高兴!我还带了一位小伙伴来跟大家见面呢【PPT:小狮子图】他叫多纳,住在甜甜小镇。 【PPT:绘本故事《拖拉鬼的生日派对》】讲故事,要在故事中加入“等一下”。 【PPT:定格多纳烦恼的样子】生日会要办不成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小结:是啊,像多纳这样做事没计划、不专心、浪费时间,这就是拖拉。 【贴板书:课题“拖拉”】 多纳! 听故事 他赖床 他的生日会没有蛋糕 他什么都没准备好 他拖拉 通过绘本《拖拉鬼的生日派对》来激起孩子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通过绘本里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知道什么叫拖拉。 二、 做 事 拖 拉 了 , 影 响 你 我 他 多纳因为做事拖拉,导致生日会办不成了。原来拖拉会带来不好的后果。生活中有些人总会说“等一下”和“还没完”,这也是拖拉的习惯,你有没有这样呢? (学生内心感受) 【PPT:出示情境图】师生戴头饰角色扮演:一名学生扮演起床拖拉的学生,老师扮演妈妈。 问感受——— 问扮演学生的:因为起床拖拉而上学迟到了,有什么想说吗? 问其他同学:上学迟到了,老师和同学会怎么说呢? 妈妈因为这样而上班迟到了,老板会怎样说她呢? 小结:原来,自己做事拖拉,还会影响身边其他人的。 3.不但小朋友做事不能拖拉,大人做事也不能拖拉。【PPT: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