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468065

2.1《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教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367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教案
  • cover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5715169545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主要是以生物的遗传与进化为主导,把孟德尔定律放在了第一章,众所周知,孟德尔定律是遗传学诞生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把孟德尔定律在第一章显得十分必要,这样可以让学生从遗传学的基础学起,为以后生物的遗传与进化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然后,将染色体与遗传放在了第二章,体现了学习遗传逐步深入的一个过程,其中,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对于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其设为本章的第一节。本节内容主要是以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变化为主轴线,抽象地阐明了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因此如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分析、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并形成减数分裂的概念,达到真正意义的理解,这是个关键性问题。第一课时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构建减数分裂模型,使学生获得对减数分裂的感性认识。 -4508510795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们掌握简述染色体形态、结构以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概述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精子、卵细胞的产生和受精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模型的构建,提高学生们动手、逻辑和空间想象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活动,构建减数分裂模型,使学生获得对减数分裂的感性认识。 -7302514541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染色体与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精子、卵细胞的形成以及受精作用 【教学难点】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3619593980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减数分裂各时期图解,打乱其编排顺序 7620145415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温故知新法导入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了染色体和染色质两种形态,它们存在怎么样的联系? 学生回答。 教师: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他们之间的本质相同,存在形态不同。 1. 染色体 学生活动:阅读P25-26总结染色体的组成、种类的知识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 板书: ①染色体结构:着丝粒、长臂、短臂 ②染色体类型 端着丝粒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中间着丝粒染色体 ③常见动植物的染色体 教师:生物体内染色体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生物染色体数量不一样。 2.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 教师:在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可以用“”2n”来表示,为什么染色体数由体细胞的“2n”转变为了“n”?(这也是理解减数分裂的关键。) 学生讨论: ①有丝分裂,复制一次,分裂一次 ②减数分裂,复制一次,分裂二次 ③无丝分裂,不复制,分裂一次 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得出,减数分裂应该是遗传物质复制一次,而染色体连续分裂两次的细胞分裂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因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教师:下面我们以精子细胞为例系统地学习减数分裂的过程。 (PPT放映) ?产生部位? 22815551549401176655160655睾丸中的曲细精管??????? 精原细胞??? ??? 精子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教师要把握精原细胞来源和去路问题??精原细胞不但可以有丝分裂产生精原细胞,还可以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PPT放映) 总体分析整个减数分裂过程,让学生总体上先把握减数分裂几个重要阶段。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同起点和终点 ②精子细胞变形成精子的过程不属于减数分裂的范畴。在这个过程中丢掉了大部分的细胞质,只留下精子头部细胞核。 ③一个精原细胞最后产生四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 ④教师说明,根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