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469863

4.1《生物的变异的来源》教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293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生物的变异的来源,教案
  • cover
《生物的变异的来源》 5715169545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主要是以生物的遗传与进化为主导,把孟德尔定律放在了第一章,众所周知,孟德尔定律是遗传学诞生和发展的基础。然后,将染色体与遗传放在了第二章,体现了学习遗传逐步深入的一个过程。本章《生物的变异》的内容与生物进化、良种选育以及人类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而通过对本节《生物变异的来源》的学习,不仅能认识到生物变异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更为后面学习生物的进化打下一定的基础。利用生物的变异,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这一点有利于学习者认识生物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学习者认识生物科学的实践价值。 -4508510795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测量活动,认识生物具有变异的普遍现象 2.知道不可遗传变异与可遗传变异的不同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测量获得数据后,会用曲线图、直方图来处理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生物变异的现象,学生更深刻体会生活与科学的紧密联系和生物科学的实践价值。 【教学重点】 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及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 -5715104140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7620145415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设疑法导入 教师:你见过两张一模一样的叶子吗?见过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吗? 请学生举例生活中看到的变异现象;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 教师引导:就一种生物的某一性状而言,其不同个体之间所表达出来的该性状也是不同的,即生物存在变异,如果实的大小不同。那我们这节课就花生果实的大小来做一个探究活动,来更深层次地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 学生活动:测量花生果实的大小,学会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通过活动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 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课本提出初步探究的方法。 讨论问题:讨论: 1、测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与你第一步中估测的值接近吗? 你所作的曲线图呈什么形状?花生果实长度有变异吗? 如果将全班各组所测得的数据都汇集起来,得到的曲线图将会是什么形状? 仔细观察你所做的直方图,最高的直方体长度范围是多少?这个范围的中间值与统计得到的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中值接近吗? 如果你没有测量,你会注意到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吗? 6、你认为在本活动中曲线图和直方图哪一个能更确切地反映数据变化? 师生小结: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一代。 教师:那么生物的节遗传变异是如何发生的呢? 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指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后代表现出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 教师:我们之前学过的孟德尔的豌豆双因子杂交实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黄色圆形与绿色皱形杂杂交产生的F2带中除了黄色圆形与绿色皱形外,还具有两种新性状黄皱和绿圆。 思考:在完全显性情况下,当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时,F2有4种表现型。同理,n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n对染色体上时,F2有几种表现型? 即(F2表现型种类2n种,重组新性状2n-2种) 摩尔根果蝇的杂交实验:纯种灰身长翅与黑身残翅杂交,子一代雌性个体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情况(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F2有4种表现型,除亲本的性状外,还有灰身残翅与黑身长翅,这两种性状是不是自由组合的结果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PPT展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