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74782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确定位置(教案)(3份)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4346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20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确定位置(教案) 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本单元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联系已有的方向经验,应用度量角和画角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知识,进一步了解方向,体会距离,发展空间观念。本单元是根据《标准》要求,在小学数学里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确定位置涉及的知识、技能比较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编排三道例题和一个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新的方向知识,学会比较精确地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方向与位置,既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常识和经验,又是初中学习平面坐标系的重要基础,还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素材。所以,学好本单元内容,不仅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也为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打下基础。 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也会用相关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已经学习了有关角和比例尺的知识,能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的重要基础,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 使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 使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测量、画图、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1. 结合具体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由于学生已经有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在教学用北偏东(西)若干度、南偏东(西)若干度以及相应的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呈现的场景应该是学生较为熟悉的。这样,一方面能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另一方面能使学生体会到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更加准确,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方向和距离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 为学生提供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机会。教学例题时,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自主探索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基本方法,并在交流中逐步加深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探索的乐趣,增强主动探索的意识。 1 确定位置 ………………………………………………1课时 2 练习九……………………………………………………1课时20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确定位置(教案) 练习九。(教材第53~55页) 1.指导学生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练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确定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确定行走的方向和路程。 难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课件、量角器、直尺。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学习了如何更加准确地确定位置,你们能说一说吗? 生1:应该先确定方向,然后确定距离,就能准确找到这个位置。 生2:还要注意在测量角度后,再确定方向。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师:请看下面某地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图,如果要想描述清楚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我们还需要知道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9题) 生:应该知道方向。 师:是啊,只有方向和距离这两个要素齐全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也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准确地对路线进行描述。请同学们打开数学课本第55页,看第9题,自己试着完成。 学生尝试测量角度,并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