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77606

北师大版七上数学 5.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 追赶小明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5-02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972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数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
  • cover
课题 5.6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七年级(上) 授课教师 课时 1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幻灯片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行程问题,结合教材,教师由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追上小明吗” 的学习欲望,通过画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使学生学会把文字语言化为图形语言,进而转化为符号语言,列方程解决行程应用题,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 [重点]会画“线段图”找出行程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相互转化。 [难点]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方程模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利用“线段图”解一些简单应用题,前面又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使七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他们已能根据思维用笔画出自己的感觉,独立地表达、感悟问题。基于此,教师创设了有助于学习的情境,使其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模型的过程,促使学生之间形成合作交流、互助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画“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充分利用行程问题中的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过程目标]经历分析行程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发展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发展学生文字、图形、符号语言的转换能力,培养良好的分析能力与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从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换 教学难点: 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从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换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利用新课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利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有效地组织教学。 2.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课堂导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切入点;小组合作讨论、充分满足学生实践欲望,在课堂中体现以学生为主思想,以期达到课程目标中关于知识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培养要求。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听视频播放的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 2、提出竹排问题:若冬子追赶红军部队至A地,此时部队在冬子 前方210千米处,且以25千米/ 听视频歌曲,准备进入学习状态。 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时的速度继续前行,于是冬子选择路边同方向的水路追赶。已知冬子所乘竹排的速度为55千米/时,你能帮冬子算出他需要几小时追上部队吗? 思考竹排问题,明确本节学习行程问题。 借助影片提出问题,使学生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 探索新知 1.前提诊测: 1)若小明每秒跑4米,那么他5分钟能跑(1200)米. 2) 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2.出示相遇问题 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离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7:40分她到校门口后,发现忘带了作业,连忙给爸爸打电话并以110米/分的速度向家跑回。与此同时爸爸也以140米/分的速度奔向学校,结果两人在途中相遇。 (1)相遇时,爸爸遇到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小明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学校,能否迟到? 帮学生分析画线段图的方法,演示画线段图,指导学生分析问题。 3.出示追及问题 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爸爸发现她忘带语文书。,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在途中追上了她。 (1)爸爸追上小明用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指导学生理解体会线段图的画法,指导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 认清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用“线段图”分析问题中的相等关系:S=S甲+S乙 解:(1)设爸爸遇到小明用了 x分,则 110x+140x=1000 (110+140)x=1000 x=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