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482153

6.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件(23张)

日期:2025-11-2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21110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件,23张
  • cover
第六章·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课程导入 假设你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随身尚存的只有少量的玉米和一只母鸡,那里除了能饮用的水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1. 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2. 先吃玉米,然后吃鸡 3. 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 4. 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描述能量流动的特点。(重、难点) 2.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和特点,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重点) 3.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新课学习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不断沿着太阳→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顶位肉食动物的方向流动的过程。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散失的过程。 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含义 新课学习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从哪里来? (2)能量通过什么方式进入生态系统? 【思考】 新课学习 能量沿着一个食物链流动 新课学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 生产者 呼吸 初级消费者 呼吸 次级消费者 呼吸 分 解 者 …… 呼吸 三级消费者 1.图中的箭头有哪些含义? 2.各营养级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有哪些去路? 呼吸 2.过程及特点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1)能量流动的起点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3)能量流动的途径(渠道) (4)能量的散失 食物链和食物网 主要是通过呼吸作用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13.5% 20% 111 cal/(cm2·a) 3.0 肉食动物 3.0 植食 动物 15.0 15.0 0.5 分解者 3.0 微量 呼吸作用 23.0 4.5 1.8 生产者 111.0 cal/(cm2·a) 未固定 118761cal/(cm2·a) 辐射能 118872cal/(cm2·a) 7 1.2 未利用 70.0 总计:29.3 总计:3.5 总计:78.2 新课学习 【警示钟】 摄入≠同化 消费者以上一营养级生物为食,摄入的食物中的能量并没有完全传递到该营养级,食物中的有机物有一部分被消化吸收,进入摄食者体内,这部分能量称为被同化的能量,传递到了消费者所在的营养级。还有一部分有机物不能被消化吸收,而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这部分有机物没有流入该营养级,而是传给了分解者。 新课学习 【例】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 新课学习 (1)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 000 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获得的最低能量值是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锐减或丧失。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鹰所占据的营养级不同,所获得的能量也不同。 新课学习 (1)图中食物网表示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而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和生产者同时存在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新课学习 (2)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能量应是食物链最长的,即草→鼠→蛇→鹰,10 000×10%×10% ×10%=10 kJ。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那么鼠传递给鹰的能量将增多,所以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增多。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会造成原生态系统的紊乱,导致草原的多样性锐减或丧失。 答案:(1)分解者 (2)10 增多 多样性 新课学习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过程 生产者中的有机物 的无机物 无机环境中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消费者 分解者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2.特点 (1)周而复始、往复循环; (2)参与循环的物质数量恒定,可以重复利用。 新课学习 3.类型: 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