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其个体(极其微小)。 2.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3.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4.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5.细菌适应能力极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 5.在日常生活中,使衣物、食品等发霉的(霉菌),用来发酵的(酵母菌)、味道鲜美的(蘑菇),都属于真菌。真菌是一种既不属于(动物)又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6.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蘑菇的各部分名称为:(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 7.常见的食用菌有:(银耳)、(木耳)、(金针菇)等。 8.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细菌每(20)分钟就能繁殖一代。 9.预防病毒引发病的措施有:(注射疫苗)、(加强锻炼)、(注意饮食)、(注意通风)。 10.细菌对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1.(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一体不断的腐烂、分解。动植物遗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12.霉菌的生长条件是:(温暖)、(潮湿)。 13.狂犬病主要是通过被(野生动物)传染的。 14.有些细菌如(大豆根瘤菌)能增强土壤的肥力。 15.细菌的三种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 16、病毒 利与弊:利:抗癌、特效药、杀虫剂 疫苗 害:可以使人们患病 17、真菌的利与弊:利:制青霉素、酿葡萄酒、制作豆腐乳、食物发酵,害:导致食物和其他物品变质 18、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腌制食物、保持通风 第二单元 像蜡烛融化、玻璃杯打碎、木条的折断等这样的变化,仅仅是物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像纸张燃烧、铁生锈、煤的燃烧等变化,不仅是物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同时还产生了(新物质)。 将食盐放入水中,食盐会(“消失”),水会变(咸),将水蒸干,食盐又变成了(固体),说明这个变化是(可逆的)。 玻璃破碎后,通过一定的方式(能)恢复原来的样子,水泥放入水中后,(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像玻璃破碎这样的变化称为(可逆)变化,像水泥遇水发生的变化称为(不可逆)变化。 铁易于生锈的环境是(水和空气、盐、酸、碱)。 铁制品不易生锈的环境是(干燥、寒冷与空气隔绝)。 10、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糖溶于水的变化属于(形态的变化)。 11、物质的变化有的是(可逆的)。有的是(不可逆的)。 12、金属在有(水)、有(空气)、有(酸或盐)的条件下容易生锈。所以防止铁生锈的办法是隔绝(空气)、(水),防止(酸、碱 、盐)的腐蚀。 14、水受热后能变成(水蒸气),遇冷能变成(冰)。水在这些变化中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物质,而木柴燃烧则(有)新物质生成。 15、(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爆炸发生的是(不可逆)变化。 第三单元复习题 1、大量实验和实例表明,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属性叫做惯性。 2、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汽车司机会进行紧急刹车,此时车上的人由于(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而倾倒,所以交警时常提醒司机要系好(安全带)。 3、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游泳),这是对水生环境的(适应)。 4、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5、物体的运动方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