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513665

湘文艺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2、欣赏《槐花几时开》教学设计

日期:2024-10-27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302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文艺,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
    《槐花几时开》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歌的学习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演、创等教学活动感受和体验各类体裁民歌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山歌、劳动号子、小调的特点。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体验感受山歌、劳动号子、小调的特点。 教学难点:在体验活动中去感知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龙船调》 教师学生配合表演歌曲中的对话内容,“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我来推你嘛”,引入学习主题———民歌。 1、《槐花几时开》 播放歌曲《槐花几时开》,想想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通过方言判断是四川地区民歌) 再次播放歌曲,思考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通过手势与符号将歌曲表现出来,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与总结歌曲旋律与节奏的特点。 教师提问:歌曲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演唱?应该用方言呢还是普通话? 地理环境对歌曲的风格有很大的影响,用当地方言演唱会更有韵味。 再次随着手势演唱《槐花几时开》。 总结民歌中山歌的特点:旋律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 2、《川江船夫号子》 播放《川江船夫号子》片段,这又是民歌中哪一类?有什么特点? 民歌中的劳动号子,比较有力。 让学生找出带给自己有力的感觉的词,进行练习。如“嘿嘿”。 再次聆听歌曲片段,找出除了“嘿嘿”之外是否还有别的声音?(“不怕风”“不怕浪”等) 找一名同学当领唱,其他同学配合表现歌曲。总结出劳动号子的常用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介绍“一领众和”的意思,思考为什么要一边劳动一边喊号子?(互相鼓励、更加团结) 观看船夫劳动的图片,并让学生模仿船夫拉船的动作。有一名学生领唱,其他同学配合,再次感受歌曲的意义所在。 播放《巴东石工号子》片段,教师当号工,学生配合再次感受劳动号子的特点。 创作劳动号子。 以“搬运教室多媒体”为例即兴创作劳动号子。 3、《茉莉花》 播放歌曲《茉莉花》,介绍民歌第三类体裁———小调。 通过手势打拍子,感受小调节奏规整,旋律优美的特点。 跟伴奏,再次演唱歌曲。 教师教授吴方言版《茉莉花》,跟伴奏尝试用方言演唱。 4、拓展:播放歌曲,判断是哪一类体裁的民歌。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