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49476

新大象版科学四下 4.4 改进小水钟 教学设计+反思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409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新大象,大象,科学,四下,改进,小水
  • cover
4.改进小水钟 【教学分析】 本课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主要活动包括:基于上节课对自制小水钟的使用经历,提出保持漏壶中水位不变的新的改进目标。在此目标驱动下,收集关于三级漏刻的相关信息,建立模型认知,最终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与制作简单的三级漏刻模型。对于学生来讲,本课有两个难点,一是找到保持水位不变的更方便的办法,二是解决漏壶出水孔大小的比例协调难题。 【教学目标】 (1)知道随着漏壶内水位的降低,漏壶滴水会越来越慢,这是造成小水钟变慢的主要原因。古人为解决这一困难发明了三级漏刻。用多级分水的方法可以改进自制的小水钟。 (2)能依据对三级漏刻资料的阅读理解,改进自制小水钟,发展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在对改进后的小水钟的测试评价中,继续培养反思评价能力。 (3)体会动手做的乐趣,感受经过努力解决困难的喜悦,继续引发对中国古人智慧的钦佩之情。 (4)体会需求对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 教学课件:三级漏刻的资料和图片、视频或模型。 学生制作材料:塑料瓶(形状规则的圆筒形最好)、直尺、锥子、美工刀、记号笔等。 活动场地:教室或实验室。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发现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成功地自制了一个小水钟,但在测试时有一个发现,是什么? 生:水流越来越慢。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再来看看滴漏的过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水流和水位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生:瓶子里的水越少,水流得越慢。 师: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水的不断漏出,瓶中水位发生变化。开始水位高时,水流速度快,同样多的水用时短;慢慢水位降低,水流速度变慢,同样多的水用时就越来越长,甚至渐渐的就从水流变成水滴了。明白了吗? 生:原来原因是水位的变化。 师:其实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现象。 (师出示满城漏壶图片) 师: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是满城漏壶,一种泄水型水钟。西汉时,这种水钟就已经很常见了,但就像我们所发现的那样,因为水位的变化,使得水流速度不稳定,导致浮箭下降速度不均匀,可以计时却精确度不高。 2.设计制作———初步改进小水钟 师:如果想要更准确地测量时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应该是水位的问题。 师:是的,水位变化导致水流速度发生变化,所以无法精确计时。我们需要控制泄水壶里的水位不变,保持水流速度稳定。那么可以怎样做呢? 生:可以边滴水,边往瓶子里添水,保持瓶子里的水位不往下降。 生:也不能往上升。 师:这种方法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我们就试一试。想一想,具体怎样操作呢? (生小组讨论) 师:想好怎么做了吗? 生:先在上面的瓶子里画一条线,记下水位,然后一个人往上边的瓶子里添水,保证水位一直在画线的地方,一个人用表计时间,一个人在下面的瓶子上画线,每10秒画一次。 师:你们怎么知道水流速度稳定了呢? 生:看看下面瓶子上画的线之间的间隔是不是一样的。 师:还有别的改进方案吗? 生:我们是先往下面瓶子里加水,每加50毫升水在瓶子上画上线,总共加6次、画6条线。然后把全部300毫升水倒进上面的瓶子里,然后再一人负责随时往上面瓶子里加水来保持水位不变,一个人负责计时。下面瓶子里的水每增加50毫升时记录一次时间,看看这样每流出50毫升水时间是不是一样的。 师:这种方法可以吗? 生:也可以。 师:我观察到,大家改进的都是受水型的水钟,能不能改进泄水型水钟? 生:老师,泄水型水钟是靠着水位下降来计时的,没法保证水位不变呀? 师:对,泄水型的水钟我们不容易改进它。那么你们就试一试改进受水型水钟,做好记录,小组要合作好。 (小组分工合作,初步改进受水型水钟) 3.设计制作———进一步改进小水钟 师:怎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