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一、已有知识回顾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①实验步骤可归纳为: 暗处理———遮挡叶片———照光———摘取叶片———酒精脱色———漂洗———滴碘液———显色观察 ②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 运走耗尽,防止 干扰实验现象。 2、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 ,放出 。 3、设计实验的原则:设计 实验 二、查阅资料———了解物质的性质 1、氧气的性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 2、氢氧化钠溶液的性质: ①可以吸收大气中的 ;②具有 性,使用时要小心,以防沾到皮肤上。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学习目标 1、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 要作用; 2、锻炼自己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3、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实质; 4、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吗? 实验方法 在一个盛有清水的大烧杯里,用一漏斗罩住适量的金鱼藻,把一只试管装满水倒插在漏斗颈上。 然后放在温度20℃左右、阳光充足的条件下,观察现象。 等气体充满试管容积1∕2以上时,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从水里取出试管,并放置在试管架上。然后迅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口内,这时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1、为确保实验成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你对本实验做如何评价? 阅读普利斯特里的三个实验,说一说: 1、怎么做的? 2、什么现象? 3、什么原因? 普利斯特里的实验(1) 结果:蜡烛不久就熄灭,小白鼠很快也死去 原因:玻璃罩内氧气是有限的 在阳光下,把燃着的蜡烛和小白鼠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 结果:蜡烛长时间地燃烧着 原因:植物为蜡烛燃烧提供了氧气 普利斯特里的实验(2) 在光下,把燃着的蜡烛和植物一同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 普利斯特里的实验(3) 结果:小白鼠会继续活下去 原因:植物为小白鼠提供了氧气。 在光下,把小白鼠和植物一同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 A B C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后人在重复此实验时,有人成功可有人却失败了,你能帮助他分析一下原因吗? 密闭性差 光照不充足 植物少 等 蜡烛燃烧、小白鼠呼吸、植物呼吸作用都会释放二氧化碳。那么,玻璃罩内的二氧化碳会增多吗?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设计实验方案的原则是什么? 2、实验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变量? 3、选用哪些器料(植物、仪器、试剂)? 4、实验步骤如何?各步操作有什么意义? 5、预测结果如何? 1、设计实验方案的原则: 2、实验变量是什么? 3、如何控制变量? 4、选用哪些器料(植物、仪器、试剂)? 5、实验步骤如何? 6、各步操作有什么意义? 7、预测结果如何? 清水 方案一: 接下来该怎样进行实验? 甲 乙 氢氧化钠溶液 安装装置 暗处理 光照 脱色 漂洗 加碘液 观察 预测结果 方案二: 清水 氢氧化钠 方案三: 清水 氢氧化钠 A B 光合作用不仅释放氧气,还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绿色植物能够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知识拓展 1、你知道哥本哈根会议吗? 你了解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吗? 2、二氧化碳增多已经给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 3、为预防碳—氧平衡被打破,我们应该怎么做? 圆圈内的叶片就没有水供应了 光合作用还需要水 自主学习: 明确光合作用的知识 原料 条件 场所 产物 实质 表达式 二氧化碳和水 光照 叶绿体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光能 叶绿体 ———自读教材,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合理密植 2、作物套作———间种 3、延长光照时间 学习目标 1、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 要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