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605129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 第三课《民为贵》课件37张

日期:2025-10-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6784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0-2021,学年,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
  • cover
第三课 民为贵 某天,黄生和辕固生在交流感情。争论 汤王、武王并不是秉承天命继位天子,而是弑君篡位。 不然。 黄生 辕固生 夏桀、商纣的百姓不肯为他们效命而心向商汤、周武王,商汤、周武王迫不得已才立为天子,这不是秉承天命又是什么? 桀、纣暴虐昏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商汤、周武王赞同天下人的心愿而杀死桀、纣 汉景帝 某天,黄生和辕固生在交流感情。争论 黄生 辕固生 汉景帝 帽子虽然破旧,但是一定戴在头上;鞋虽然新,但是必定穿在脚下。何者? 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君主有了过错,臣子不能直言劝谏纠正他来保持天子的尊严,反而借其有过而诛杀君主,取代他自登南面称王之位 上下之分也。 这不是弑君篡位又是什么? 如果非按你的说法来断是非,那么这高皇帝取代秦朝即天子之位,非邪? 某天,黄生和辕固生在交流感情。争论 黄生 辕固生 汉景帝 弑君篡位 汉高祖也不对咯?! 吃肉不吃马肝,不算不知肉的美味;谈学问的人不谈商汤、周武王是否受天命继位,不算愚笨 给我闭嘴! 造反到底对不对? 来看看孟子时怎么说的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注释】放:放逐,流放 有诸:诸,兼词,相当于“之乎”,有这回事吗。 传:传记 贼:名词作动词,残害、伤害 一夫:即独夫,指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有这事吗?” 孟子回答:“在记载中有这些事。” 齐宣王说:“臣子杀害他的国君,可以吗?” 孟子说:“贼害仁的人叫贼,贼害义的人叫残。贼害仁和义的人(即贼和残)叫做独夫。我听说周武王诛灭了独夫纣(商汤诛灭了独夫桀),没有听说他们以臣杀君。” 孟子 诛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独夫而已 残害仁和义的国君应该诛灭 齐宣王 强调君臣秩序 肯定商汤武王 滥竽充数 3.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注释】 之:主谓间,取独。 与:与,为、替 道:此处译为“方法” 就:接近,靠近,这里引申为“流向”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为,介词,替、给。“爵”通“雀”,用来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使人民投向敌方;也比喻不善团结人,把关系本来亲密的人推向对立面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他们的百姓;失去了他们的百姓,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到天下是有办法的:得到天下的百姓,就得到天下了;得到百姓也是有办法的:得到他们的心,就能够得到百姓了;得到百姓的心也是有办法的:百姓想要的东西就设法为他们积聚,百姓厌恶的东西就不要加在他们身上,如此而已。百姓归附有仁德的国君,就像水流向低处、兽跑向旷野一样。所以给深水赶鱼来的是獭;给丛木赶雀来的是鹯;给商汤、周武王赶百姓来的,是暴虐无道的夏桀和殷纣。 【译文】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注释】 虽欲无王:虽,即使;王,成就王业 畜:通“蓄”,积聚 死亡:被诛杀或逃亡 淑:善 载:句首语助词,无义; 胥:皆。 现在如果有一位国君喜欢施行仁政的话,那么百姓就会在这些暴君的驱使下归附他。即便不想成就王业,也是做不到的。现今的国君想成就王业,就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