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带解析)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中, 不符合化学史事实的是( )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 B.英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牛胰岛素 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找到了元素的内在规律 2.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 根据以上数据,推测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 A.0.080nm B.0.110nm C.0.120nm D.0.070nm 3.下列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 A.Na+ B.Mg2+ C.O2- D.F- 4.下列各组性质比较错误的是 A.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S>HCl B.酸性:HClO4>H2SO4 C.碱性: Mg(OH)2>Al(OH)3 D.原子半径Cl>F 5.能说明Cl2的氧化性比S的氧化性强的事实是( ) A.通常情况下硫为淡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气体 B.硫不溶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 C.与金属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价而氯被还原为-1价 D.与同一种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被氯气氧化成高价态 6.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非金属性强于W B.原子半径;Y>Z>X C.R和Y构成的化合物可用来冶炼金属钠 D.将WX2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第ⅡA族 B.第VⅡA族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C.室温时,0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 8.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下列选项中元素的性质不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的是( ) A.化合价 B.原子半径 C.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D.相对原子质量 9.已知砷()为第ⅤA族元素,下列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 A.氢化物: B.最高价氧化物: C.砷化钠: D.最高价含氧酸: 10.第117号元素X核外有7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7个电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X,在常温下很稳定 B.元素X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碘化钾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碘 C.元素X的单质的分子式为,易溶于有机溶剂 D.AgX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11.下列关于卤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描述不正确的是( ) ①颜色深浅: ②氧化性: ③还原性: ④稳定性: ⑤酸性: A.③⑤ B.③④ C.①③ D.②⑤ 12.下列有关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sOH的碱性比KOH的强 B.铯与水反应剧烈,生成 C.Cs的还原性比Na的强,故的氧化性比的强 D.Na的金属性比Cs的强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卤素原子的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次外层均有8个电子 ②Li、Na、K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③碱金属元素和卤素在自然界中都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④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液封 ⑤如图所示,若a、b、c中分别盛放浓盐酸、固体、淀粉KI溶液,则通过实验可证明氧化性: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14.下列与有关非金属元素的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 ) ①非金属性,故将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②非金属性,故酸性: ③非金属性,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 ④非金属性,故与化合比与化合容易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15.被誉为“矿石熊猫”的香花石,是由我国地质学家首次发现,它由前20号元素中的6种主族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Y2X3(ZWR4)3T2,其中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Z位于同一主族,Y、Z、R、T位于同一周期,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T无正价,X与R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