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青岛-出卷网- 认识磁极 说课流程: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准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及意图 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效果与评价 《认识磁极》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4课,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课结合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同的磁极等相关内容,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相互合作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利用图片加文字呈现了曲别针、铁钉、铁屑、细线、泡沫塑料等本节课活动需要用到的材料。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 此部分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试一试,磁铁的哪个部位吸铁多。 一 【教材分析】 活动二:让磁铁自由转动,静止后观察磁铁的两端会指向什么方向。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提出了“假如一块磁铁断成两块,每一块还有两个磁极吗?”的问题。 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并通过归纳不同形状的磁铁共同现象,认识磁铁的磁极。 学生已经有了一年多的科学学习的经历,而学生平时接触过磁铁,知道了磁铁的形状及磁铁能吸铁的特性,但大部分学生不清楚磁铁的磁力是怎样分布的,并且学生对磁铁的磁极有几个,位置在哪里还没有系统地研究。 正因为学生在生活中对磁铁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学习这节课会比较轻松愉快。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1. 知道磁铁有两个不同的磁极;磁铁自由转动静止后,能指示南北。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2.能通过观察、比较磁铁不同部位吸铁多少,得出磁铁有两个磁极的结论。 3.能如实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意识。体验科学活动带来的乐趣,学会团结协作 4.认识磁铁有磁极的特性可以应用于人们的生活。 1. 重点:比较磁铁不同部位吸铁多少,得出磁铁有两个磁极,知道磁极磁性最强。认识南极和北极, 2. 难点:比较磁铁不同部位吸铁多少,得出磁铁有两个磁极,知道磁极的磁性最强。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准备】 回形针、铁屑、泡沫塑料、细线等 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 说教法: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磁铁的磁性。本课将采用引导探索发现法,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 说学法:《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本课中,我将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将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接受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教法学法】 一.谜语导人,引出课题: 师;一物脾气怪,钢铁它最爱,遇到就粘上,不扯分不开。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生猜想,根据学生回答引出磁铁,引入课题。教师带领学生认识磁铁,了解不同形状的磁铁。 师:我们都知道磁铁能吸铁,那么一块磁铁各个部位的吸铁能力相同吗? 学生猜想。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一:试一试,磁铁的哪个部位吸铁多? 师: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吧。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磁铁、用实验盒装的铁屑和曲别针。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教学过程】 实验步骤: 1.4人为一组,每小组任选一种磁铁,选择曲别针或铁屑。 2.想办法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或铁屑(滚一滚,挂一挂等)。 3.把观察到的现象用绘图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注意事项 1小组内要团结,共同想办法,轮流试一试,不要争抢。 2.实验时,低声交流,不要大声喧哗。 3.实验完成后,把桌面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