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676372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找次品 冀教版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341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次品
  • cover
找次品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年级上册《找次品》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找次品的最优方法一一将物品尽量平均分成3份,体会解决“找次品”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刘老师在来之前就听说我们五(1)班的孩子思维敏捷,聪明好学,上课前老师想考一考大家的眼力,看看谁最棒!敢接受挑战吗? 请快速找出其中的不同,大声的说出来。 2095500508001623695825512058653302081280036830(1) 生:最后一个比其它三个小。(你们的速度真快呀!) (2)生:熊猫一只手上有指甲,一只手上没有指甲。(这么小的细节都被你们看出来了,果然是火眼精金!) (3)师:这个你们能看出来吗?怎么了? 师:凭肉眼观察,确实看不出什么不同,但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乒乓球比其它两个都要重。倘若这样的次品流入到赛场上会怎么样?要不要把这个次品找出来? 生:要。 师:从你们的回答中能感觉出你们都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有遇到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或轻或重的物品,就需要想办法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找次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天平“找次品”。(板书:找次品) 二、探究新知,感悟规律 1.从3个物品中找次品,明确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师:回到刚刚的3个乒乓球问题,这个次品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生:比其它的乒乓球重。 师:谁有办法能从这3个乒乓球中找出次品? 生:用天平称。 师:哦,你想到了借用天平,好主意!那么,你们见过天平吗? 生:见过。 师:大家看屏幕:这是一台没有砝码的天平,怎样称才能找出次品呢? 生:先把其中的2个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侧,如果天平不平衡,左边下沉,那么重的就是次品;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剩下的就是次品。 师:大家听出来了吗?他一下子说出了几种可能?(2种) 听得真仔细!根据刚才同学们汇报的两种可能,不管是天平平衡,还是天平不平衡,由此可见3个乒乓球中找次品,至少称几次保证能找到? 生:1次 师:那么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用数学的方式记录下来。 3(1、1、1)(边板书边口述每部分代表什么:3表示总数;1、1、1表示每份的数量;下面的横线表示称这一组;最后在括号外面标上所用的次数) 2、从8个中找次品。 师:刚才我们用天平的方法解决了在3个物品中找次品的方法,接下来我把数量增加到8个,至少称几次保证能找到这个次品? (1)读题,分析题意 师:请一个同学读题,其他同学独立思考,你能从题目中获取哪些重要信息? (2)列举,找出最少 师:想一想:假如用天平称?你准备每次每边放几个? 生1:我计划每次每边放两个 生2:我觉得每次每边放三个 生3:我打算每次每边放四个 师:有了思考,接下来就可以实验了。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可以拿学具摆一摆,并将你们的称法按照下面的表格记录下来。 每次每边放的个数 怎么分 分成的份数 保证找出次品至少称几次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方法与大家分享一下的?(学生边说边结合课件演示流程图) 师:在刚刚这位同学的称法中,有可能1次就能找到次品,为什么还要继续称下去? 生:因为称1次就找到次品的概率不大,也不能保证找出次品。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填表。 每次每边放的个数 怎么分 分成的份数 保证找出次品至少称几次 1 1,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