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712391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1.2.3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精编课件(人教版必修二)(共20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2221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元素,周期,2020-2021,20张,必修,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课时 元素周期表和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考纲要求】 1.掌握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及其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中的分界 铝、锗 硼、硅 金属 非金属 金属 非金属 ①从元素周期表的分区中可以看出,非金属性最强的 是F,金属性最强的是Cs(放射性元素除外)。 ②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右侧都是非金属,但左侧的并不都是金属元素,如氢元素。 ③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只有正价, 没有负价。 ④处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上下的元素单质并不一定是半导体,如Al是导体,B(硼)不导电。 注意 (1)同周期序数差规律 ①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 ②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同侧时, 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 ③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两侧时, 第四或五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10; 第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24。 如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 第四、五周期的都为11,第六周期为25。 2.元素周期表中的序数规律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的关系 ①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第ⅠA族、第ⅡA族,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上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种数。如钠、钾的原子序数之差为 19-11=8(钠所在第三周期所含元素的种数)。 ②位于过渡元素右侧的主族元素,即第ⅢA~第ⅦA族,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种数。如氯和溴的原子序数之差为 35-17=18(溴所在第四周期所含元素的种数)。 3.元素周期表的三大应用 (1)科学预测 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他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 (2)寻找新材料 (3)用于工农业生产 对探矿有指导意义的是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研制农药材料等。 半导体 农药 二、元素周期律 (回顾、总结) 周期表中位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原子结构 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半径 依次增加 依次增加 依次增加 增大 相同 相同 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 周期表中位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性质 主要化合价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原子得失电子能力 最高正价由+1→7 (O、F除外) 最低负化合价= -(8-主族序数) 相同, 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 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性增强 金属性增强 非金属性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酸)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酸)碱性增强(酸性减弱) 增强 减弱 原子得电子能力增强, 失电子能力减弱 原子得电子能力减弱, 失电子能力增强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即元素周期表是依据元素周期律而编排出来的。 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三者的辩证关系 例题1.(2019·金安区模拟)请运用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理论分析判断,下面几种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 A.铊(Tl)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At)为无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具有感光性,且不溶于水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H2Se 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C 【解析】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Tl的金属性大于Al的金属性,则铊(Tl)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碱,故A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且化合物性质相似,则砹(At)为有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具有感光性,且不溶于水,故B错误;硫酸钡、硫酸钙均不溶于水,则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故C正确;非金属性:S>Se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