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713791

人美 版(北京)六年级美术上册《2. 画皮影》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13516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美,北京,六年级,美术,上册,2. 画皮影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画皮影》 学科 美术 学段 第三学段(5-6年级) 年级 六年级 相关 领域 造型 表现 教材 《美术》第11册 -出卷网-:人民美术-出卷网-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指导思想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标”要求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 美术的特征、 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 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本学段 造型·表现 学习领域指导要求: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造型表现手法(如写实、夸张、抽象、装饰等),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感情。 2.理论依据: 本课设计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皮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设置于六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农民画、对京剧艺术、民间剪纸艺术、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教师可以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相互联系建构新知识。 情境性教学,通过教室环境布置、演示文稿风格和创作时音乐设置等细节设计,利用多媒体的视听效应,达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的。 2.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美术第十一册第2课的教学内容。皮影戏以优美的雕刻造型与地方戏曲相结合,是一种极具换上价值的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是学习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非常好的素材,同时皮影精美的镂空纹样又是学生练习线造型表现的很好的载体。 教材中编入了甘肃、陕西等不同地区的皮影作品。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皮影艺术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及风格各异的不同流派,领略皮影艺术人物造型地域性特征鲜明的特点。同时本课迁移了之前所学的戏曲、剪纸、活动版画、民间美术色彩、线描造型等多种知识技能。本课了解皮影艺术相关文化,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创作皮影作品,是一节联系旧知识,构建新知识,运用并强化已有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画皮影》以我国的民间艺术皮影为题材,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独树一帜。皮影戏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同学们没有见过真正的皮影表演,认识皮影,但不了解。皮影戏唱腔地方色彩浓郁,内容又古老,不易为十几岁的孩子所接受,因此考虑从动画入手。起源于千年前的皮影是现今电影与动漫的始祖,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年级学生希望自己能像成人一样画的更“像”,在技能方面以倾向于临摹,想象方面较低年级略有收敛,有时会出现担心画不像而不敢下笔的情况。对此,必须考虑在指导的过程中强调化简和概括的手法。 本班学生线条能力较好,女同学语言表达方面有所欠缺,旦心思细腻,动手能力较强,男生思维比较活跃,动手大胆旦,欠缺稳重细致。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皮影起源、流派等相关知识和人物造型手法。 用线造型手法画一幅具有皮影人物造型特点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聆听、观察、体验不同地域的皮影人物的造型之美,表现出有皮影人物造型特点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皮影兴趣,以及热爱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皮影的相关知识和人物的造型手法、装饰手法。 2. 教学难点:表现出传统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流程示意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布置教室环境 循环播放皮影动画:功夫熊猫片头、皮影动画《指鹿为马》、皮影创意小动画 欣赏动画、教室布置, 自由准备用具 做好上课准备 创设环境 帮助学生尽快从上一节课中转换情绪,进入课堂 延展课堂,课前创设教学情境。 一、引入 1.播放皮影表演视频 2.出示: 一口述说千古事 双手对舞百万兵 3.板书课题 《画皮影》 4请大家打开书第4页 请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