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722965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19. 我与大师同行(辽宁)》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5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69309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美,七年级,美术,下册,19. 我与大师同行(辽宁),教学设计
  • cover
人美 版 七 年级下 美术 学科 主备人: 时间:2019.06.21 课题:《我与大师同行》—致敬梵高 授课人: 一 温故创境明目标 师生活动 3分钟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梵高的生平及艺术风格,能够运用准确的语言文字去解析梵高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梵高不同时期作品的分析,使学生基本掌握梵高的绘画方法,并能够创作出具有梵高艺术风格的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分析事物和表达独到见解的自信心及促进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建树。 教学重点:如何利用相关的文化载体去解析梵高的的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创作出具有梵高的艺术风格的作品。 1.创设情境:教师手持一支向日葵,并提问谁最喜欢画向日葵? 展示微课视频(梵高的一生) 看过视频后,你有什么疑惑吗? 温故创境: 展示实物向日葵并引导学生联想到画家梵高。 学科素养: 图像识别  审美判断 展示视频: 同学们观看视频,提出自己的疑惑。 美育: ·认识成功的多样性 二 自主合作共探讨 师生活动 5分钟 小组讨论 问题呈现 3、教师进行问题分类 人生经历 艺术风格 梵·高 艺术时期 社会影响 自主合作: 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力求言而有据,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方法指导: 探究法、 归纳法 我思我疑: 基于问题化的教学,教师如何有效设置主问题的引领。 三 汇报评议师精导 师生活动 17分钟 梵高的人生经历 下面让我们陪着梵高一起去观赏沿途的风景。 依次解析《吃土豆的人》、《赛纳河上的大杰特桥》、《向日葵》、《麦田上的乌鸦》 下面,我们来一起整理梵高的艺术风格: 梵高的艺术风格 1、题材:人物、静物、田野风光 2、造型: 夸张、变形、具有表现力 3、色彩: 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4、构图: 平衡、空间感 5、手法: 颜料厚重、笔触明显,用笔奔放 三、梵高社会影响 野兽主义 表现主义 抽象主义 梵高在生前不被重视,死后才名声大噪、名垂画史。时代的变迁究竟对审美的标准产生了什么样的转变呢? ·视频欣赏:《梵高的穿越》 汇报评议: 学生结合素材图片到讲台前汇报探讨的结果。 精导方法: ·欣赏展示法 ·推理法 ·对比法 ·归纳总结法 问题解决: 1.问题归类 2.深入探究 文化渗透: 艺术家的真正价值在于他对后世的启发。 核心素养: ·善学乐学 ·勇于探究 ·信息意识 ·人文情怀 学科素养: ·图像识读 ·审美判断 ·文化理解 四 练习巩固结纲要 师生活动 5分钟 Artistic Creation 如果你穿越到十九世纪末,变成了37岁的梵高,你会替他在人生的道 路上怎么走下去? 请用具有梵高艺术风格的作品来替他实现人生愿望! 纲要达成: 知识提炼 核心素养: ·珍爱生命 ·健全人格 ·自我管理 学科素养: ·创意实践 ·审美判断 五 反馈拓展步步高 师生活动 10分钟 1.作品展示:请几名同学来讲台前把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读并展示 虹膜技术:艺术是永恒的,但艺术品却不是,随着时间的磨砺,作品已经 渐渐褪去了原来的颜色。 2015年5月12日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梵高:鸢尾花与玫瑰”借由梵高绘制于普罗旺斯的4幅花卉,向世人展示了梵高最后岁月的艺术作品。通过虹膜技术虚拟复原了作品,看来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感触? “虹膜” 虚拟复原对比图 德育渗透: 做事要有恒心、耐心和信心。专注于自己的梦想,终有一天会被世人所理解。 文化渗透: 通过对“虹膜技术”的简单解读,增强学生理解文化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 ·社会责任 ·健全人格 ·人文情怀 学科素养: 文化理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