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23846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课件(共33张PPT)+教学设计+素材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343134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课时,课件,33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邹忌类比说理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 4.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邹忌类比说理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学习邹忌类比说理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魏征正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他敢触龙颜,一针见血地指出皇帝的过失;唐太宗纳谏如流,及时改正自己地错误。圣君、贤臣,使唐王朝的政治稳定,国泰民安。战国时期的邹忌也是齐威王的一面镜子,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他说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板书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战国策》即由刘向编订而成。《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事。善于用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它以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成为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标志,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重大影响。 2、作品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著名的寓言“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就出自该书。 3、写作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 4、读准字音 讽(fěng)齐王纳谏(jiàn) 八尺有(yòu)余 朝(zhāo)服衣冠(guān) 谤(bàng)讥于市朝 面刺(cì)寡人 燕(yān)、赵、韩、魏 5、视频朗读欣赏 6、读准停顿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