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39865

1 北京的春节 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1777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北京,春节,课件,40张,PPT
  • cover
北京的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其民风民俗更是多姿多彩,穿新衣、贴年画、吃饺子、放爆竹……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让我们跟随作家老舍一起去北京过春节吧。 1. 学会本课“蒜、醋”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初步感受节日的气氛。 4. 初步领悟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生平简介:老舍(1899—1966),满族,生于北京。原名 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老舍的一生,总 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 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文学成就: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话剧《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长篇 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春 节 即农历新年,俗称大年,一般指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吃腊八粥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过小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各民族的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运用: 1. 正午,太阳发出强烈的光炙烤着大地。 2. 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元宵,挂灯笼。 多音字辨别 近、反义词 正音:擦黑(chā cā) 燃放(rán rǎn) 香醋(cù chù) 辨形:贩:左窄右宽,“贝”扁长,“反”首笔是短撇,最后一笔的捺 舒展。轿:左窄右宽,“车”的末笔变成提,“乔”稍扁。 读写易错提示 √ √ √ 正 zhèng(正午) zhēng(正月) 近义词 间断———中断 接待———招待 热闹———喧闹 轮流———轮换 规矩———规定 分外———格外 反义词 热闹———冷清 娴熟———生疏 美好———丑陋 快乐———痛苦 间断———连续 充足———缺乏 含有儿化音的词语:小孩儿 零碎儿 刀把儿 挨个儿 ABAC式词语:自言自语人来人往一年一度有模有样 词语拓展 过年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节日的味道 美好的味道 美好的日子 快乐的日子 幸福的日子 充实的日子 词语搭配 含有儿化音的词语:杂拌儿 玩意儿 ABAC式词语:各式各样 又甜又黏 有声有光 特殊词语 近义词辨析 规矩 规定 辨析:都指“大家应遵守的标准、规则或制度、章程等”。 “规矩”着重指一定的行动准则、法则或习惯,表示长期形成的,应当遵守;“规定”侧重于办事的具体要求,表示按照事情的需要定出的,要大家遵守。 运用:1. 按规矩,到别人家玩,要带礼物去。 2. 我们学校有明确的规定,不能穿拖鞋进校园。 大蒜 吃醋 饺子 摆摊 杂拌儿 眨眼 通宵 燃放小贩 彼此 庆贺 轿车 骆驼 恰好 边阅读边联想自己家乡的春节是怎么过的 阅读方法 夸张、比喻、排比 修辞手法 详略得当的方法 写作方法按时间顺序简单叙述内容 写作方法 其他方法 重点方法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句解】说明春节开始的时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俗语)【句解】运用俗语,说明了腊七腊八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北京的春节也就是从最冷的时候开始的。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