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74538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日期:2025-05-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62913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平衡
    (课件网)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对于 自身有哪些用途 2.呼吸作用的场所是什么 3.默写呼吸作用公式。 有机物 氧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储存着能量) + + + 供自身呼吸作用利用 线粒体 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燃料的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感到缺氧呢?要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进一步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气体是氧气吗? 步骤: 1.取金鱼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 2.用短颈漏斗倒置在水藻上。 3.取一支注满水的试管套在漏斗柄上 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是否放出了气泡。 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一个著名实验———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做了一个对照实验,实验结果是单独密闭在玻璃罩中的小老鼠很快死去,而与绿色植物一起密闭的小老鼠却存活了较长时间,后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才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能放出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A B C   在ABC三个钟罩内各放入一只活老鼠,A、C内放一盆绿色植物,将C遮光。三个装置均放到阳光下。   数十小时后,三只老鼠死了两只,剩一只还活着!想一想,死的为什么死了?活的为什么还活着?   想一想,这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它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本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制造氧气。 A B C   普利斯特利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做三份实验呢? A B C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说明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己呼吸的需要之外,还供给了动物。 演示实验 光合作用吸出二氧化碳 准备甲、乙两套装置(甲装置的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的槽里放的是清水),把它们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移到光下。几小时以后,检验甲、乙装置里的叶片是不是都有淀粉生成。 想一想,这两套装置的实验结果为什不同? 照光2小时 检查淀粉 A B 先看下图实验,想一想: ①这个实验有几个变量? ②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需要对照实验吗? ④对比教材P58图2-49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这里要这么改进? ①有3个变量:阳光、二氧化碳(主要的变量)、 植物的叶片。 ②用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A中放的是生石灰(或氢氧化钠) ③需要对照,为了控制变量。 ④改进原因:水不是由外界空气直接提供的。水应该是由根部吸收后运输到叶片的。 照光2小时 检查淀粉 A B 甲 乙 甲、乙两套装置有什么主要区别? 甲中A内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生石灰),乙中B内放的是清水。 随着时间的延长,甲、乙装置的空间内,空气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 甲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比乙内二氧化碳量大大减少。   科学研究表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圆圈内的叶片就没有水供应了  光合作用的本质 物质方面——— 能量方面——— 光合作用的过程 水 + 二氧化碳 光 叶绿体 淀 粉 + 氧气(贮存能量) 原 料 条 件 产 物 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 将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六、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二氧化碳 + 水 ——— 有机物(淀粉)+氧气 光 叶绿体 1)场所:叶绿体(厂房) 2)条件:太阳光(动力) 3)原料:二氧化碳、水 4)产物:有机物(淀粉)、氧气 5)物质转变:无机物转为有机物。 6)能量转变:太阳能转变为化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