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50374

06一年级语文下册第06单元集体备课 表格式教案(共10页)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814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一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集体,备课
  • cover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师备课记录 备课时间 备课地点 一年级办公室 参与人员 主 备 人 课 题 12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方法 媒体呈现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池上》中生字,会写“首、采”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池上》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内容 引思设计与让学活动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一、活动导入: 我们猜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对:青竹竿,顶蜂窝,吃了肉,还有窝。(莲蓬) 二、理解古诗《池上》 1、 看看,图上还有什么呀?(有白莲花、小朋友、小船、浮萍、水草……) 2、 这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撑着小船采白莲) 3、 教师小结:小娃娃撑着小船,悄悄地去采白莲玩,可是在回来的路上,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河面上。绿绿的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这件事被白居易爷爷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池上》,“池上“———池塘上,下面听老师来读一遍(出示古诗)。 三、欣赏古诗 介绍古诗《池上》,指导幼儿理解重点词句,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⑴小娃撑小艇:小娃娃撑着小船。 ⑵偷采白莲回:偷偷地去采白莲回来。 ⑶不解藏踪迹: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形迹。 ⑷浮萍一道开:浮萍一下子就被小船荡开了。 四、学习古诗。集体念,师生对念,男女生轮念。 五、启发学生边念边用动作表达诗句含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小池》中生字,会写“无、树”等生字。 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小池》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内容 引思设计与让学活动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一、创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如我们刚学过的 (1)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让我们看到了春风的神力。 (2)宋代诗人王令笔下的《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又把我们带到了花开花落三月- (3)还有前几天我们学过的南宋诗人翁卷写的《乡村四月》中的《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等等,让我们走过了春天,又步入了四月初夏时节, 过渡:今天我就再来学习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诗句《小池》。 二、初读诗,感受意境。 1、有积累过这首诗的吗?背给大家听听。 2、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一处初夏的小池塘(出示课件)。美吗?著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周围的景物映衬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 3、介绍作者: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4、听录音范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听清读诗的停顿与节奏。 5、学生自由试读。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6、相机认识生字及纠正字音。(惜露蜓。强调lǜ字的读音)师(刚才老师听同学读,有几个字不太准,在这里再强调下。) 7、生再读。请同学们再读一下古诗,注意生字,注意读诗的语气和节奏。 8、指生读。 三、理解诗,领悟意境: 1、整体提问: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