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65231

25《河中石兽》教案+学习任务单

日期:2024-05-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0次 大小:267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中石兽,教案,学习,任务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河中石兽》 学科 语文 学段: 初中 年级 七年级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观点。 2.积累文言词汇,提升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质疑思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4.熟读背诵,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重点:浏览文章大意,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质疑思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一、设疑勾画,了解故事。 1. 引导学生根据题目提出疑问。 2. 阅读文章,勾画关键信息,了解故事内容。 3. 为家长或学习小组同学讲述故事内容。 学习运用设疑、勾画等按需阅读的浏览方法,了解文章大意。 二、分析人物,质疑悟理。 1. 由文末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进行设疑,理解文中三个人物的作用。 2. 运用表格形式,梳理文中三个人物关于打捞石兽地点的观点及分析,探究作者观点,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 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心态。 4. 补充资料,质疑“老河兵”的观点。 继续训练设疑浏览的方法; 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把握作品主题。 三、梳理方法,积累词语。 分析 “阅十余岁”“竟不可得”“湮于沙上”“转转不已”等语句中的“阅”“岁”“竟”“湮”“已”等词语的用法,学习理解文言词语的方法。 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 四、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拓展阅读《棒椎鱼》,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自主阅读,学以致用。 迁移运用本课所学方法。《河中石兽》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者观点。 2.积累文言词汇,提升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质疑思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4.熟读背诵,培养文言语感。 【课前预习任务】 请同学们通读两遍课文。 【课上学习任务】 1.初读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2.带着问题浏览课文,勾画、提取相关信息。 3.简要讲述故事内容。 4.用表格形式梳理僧人、讲学家、老河兵关于寻找石兽的做法或判断分析。 5.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情、语气和心态,理解三个人物形象。 6.整理文言词语的用法,试着背诵课文。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和材料想一想,老河兵的判断结论在这里为什么不适用了? 【补充材料】 山西永济蒲津渡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蒲津渡浮桥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唐代开元年间在渡口两岸各铸造了四尊铁牛、四个铁人、两座铁山等,组成了栓系浮桥所需的锚碇系统。后因黄河改道,铁牛、铁人等没入水中,埋在地下。1989年,东岸铁牛由河滩下挖出,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老河兵就他所熟悉水道的水文条件进行分析,固然有理。但蒲津渡的情况与课文中寺门石兽沉入河中不同。石兽是单个的石雕,而蒲津渡渡口的铁牛、铁人等则是栓系浮桥所需的锚碇系统,本身就有能够承重和稳固的功能要求,即使没入水中也仍能保持自身的稳定性。所以,课文中老河兵的分析判断与此处情况不符,结论也就不宜在此套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