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68205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考点方法突破(含写作指导)习题课件(幻灯片32张)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5207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幻灯片,课件,习题,指导,写作
  • cover
第二单元考点方法突破 * 基 础 知 识 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一、考点分析 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是中考的一个典型考点,它体现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②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③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及其携带的故事意义;④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彩。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在所学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试题载体主要来自于课外。中考中成语考查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要求选出成语运用有误或无误的一项。 * 二、方法讲解 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有: 1.褒贬不分,感彩混淆。成语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明显的感彩,或贬义,或褒义。在运用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意义的需要,选择感彩鲜明的成语,不能混淆其界限,否则就会犯感彩不当的错误。例如: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粉墨登场”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是贬义词。 * 2.张冠李戴,使用对象错误。有一些成语,其适用对象和范围比较固定,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一点,就会张冠李戴,弄错它们的适用对象。例如,第8课“基础达标”第3题D选项:元旦晚会上,全体师生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不能用来形容师生之间的乐趣。 3.望文生义,内涵意义不清。对成语的内涵不清楚,对成语的意义不理解,以致主观臆断,望文生义。例如: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差强人意”指大体上令人满意,而命题者将其设计为“强人所难”之义,属于望文生义,不合语境,故错误。 * 4.不合逻辑。有一些成语,由于我们没有准确而全面地掌握它的意义,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等不符合语法或逻辑的现象。例如: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而句中是“一位”,“莘莘”用在此处不合逻辑。 5.表意重复。成语表意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的语义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例如: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一味追求时髦,哗众取宠,那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指被内行人笑话,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句中“让人”语义重复。 * 除上述类型之外,还有轻重不适、范围不清、搭配不当等,也是成语误用的常见类型。我们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认识成语误用试题的常见类型,才能对症下药,以不变应万变,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 阅 读 理 解 小 说 一、考点分析 小说阅读是中考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着重围绕其体裁特点进行,通常从人物形象、情节、环境等方面设题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人物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 二、方法讲解 1.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扣住故事的情节,结合文章中对人物具体生动的描写进行客观分析。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反映作品主题。如《孔乙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他的衣着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写出了他迂腐、虚荣的性格,也反映出了他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 ②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描写对象,使其鲜明突出。如有关人物的对话、事件的叙述、场景的描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