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版本科目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土壤的成分 单元 1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下 学习目标 1.知道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知道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2.在教师引导下,能用多种感官直接感知土壞;能制订简单的探究土壤成分的实验计划,并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土壤的成分表现出探究兴趣。4.意识到要珍惜地球土壤资源,并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重点 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 难点 能制订简单的探究土壤成分的实验计划,并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你们都带来了土壤。老师想问一下,这些土壤你们是从哪甲取米的?挖土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想?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吗?谁来说说?师生交流课前挖土壤的感受、发现。2.读话:刚才同学们谈挖土的感受和发现。对于土壤,你们想研究、了解哪些方面呢?师生交流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土壤里有什么等。3.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意义。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与解决一个问题同样有价值。今天,我们选择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来研究———土壤的成分。板书课题:土壤的成分。二、师生交流,提出问题活动一:土壤为我们提供了什么?1.谈话:大家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课前大家也搜集了一些资料。 谁来说说土壤为我们提供了什么?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回容,全新学生一起交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3.教师小结:土壤是的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在栖息之地。人类的生存也离不开土壤。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活动二:观察土壤,有什么发现。谈话:猜猜,土壤的成分有哪些?学生提出自已的猜想。2.谈话:刚才许多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是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的是一种猜测。要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源于猜测。刚才积极猜测的同学,你们都很棒。不过,光有猜测还不行,我们还要经过验证才能得出结论。想知道土壤的成分有哪些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吧。三、设计实验,探究土壤的主要成分1.观察土壤。(1)谈话:请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土壤倒在纸上,认真观察下土壤里有什么。(2)谈话:取一块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上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3)提出观察要求:要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观察结束后,把土壤倒回到杯中。(4)学生观察土壤,记录各自的发现,教师巡视引导(5)交流汇报。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上:壤里面有枯树叶、小石子、沙、动物残体、大小不同的颗粒等。谈话:你们看到的土壤里的颗粒大小一样吗?你们是怎样描述的?学生交流,汇报。总结:地质学家为了分清颗粒就根据它们的大小取了专用的名字。教师用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粉沙和黏土颗粒。谈话:从你们桌上的土壤里找-一找,你们能分别找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颗粒吗?你们能想办法分清它们吗?学生交流。谈话:我们虽然没有先进的仪器.但是通过实验,也能大概区分出不同的土壤颗粒。2.实验探究。(1)师生共同设计实验。谈话,把干煤的土块例人装有水的杯子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再用小棒搅拌一下,搅拌彻底,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把这怀泥水混合物放在一边不动它,观察过会儿会出现什么现象。沉入水底的泥沙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会这样?(2)提示学生注意事项。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 (4)引导学生汇报土壤中有什么。 各小组汇报实验中的发现:把土块放人水中,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空气。用小棒搅拌一下,水流动,同时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水变浑浊了。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水变清了,泥沙沉人了水底,枯叶等漂在水面上。沉人水底的泥沙有分层现象:底层的颗粒大,上层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