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793306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件与课时素养评价:5.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39张PPT)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8019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0-2021,PPT,39张,分离,提取,白的
    课时素养评价 十二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3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依据的原理不包括 (  ) A.分子的形状和大小 B.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吸附性质 C.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 D.蛋白质分子的组成元素 【解析】选D。根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可以知道,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依据的原理包括分子的形状和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多少、吸附性质、对其他分子的亲和力和蛋白质分子的溶解度等。蛋白质分子的组成元素不是分离不同蛋白质的依据。 【方法规律】分离不同蛋白质的方法 (1)根据配体的特异性:亲和色谱法。 (2)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的差别:包括透析法和凝胶色谱法等。 (3)根据蛋白质带电性质和电荷的多少:电泳法、离子交换法。 (4)根据蛋白质溶解度的不同:蛋白质的盐析、等电点沉淀法和低温有机溶剂沉淀法。 2.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 (  ) A.防止血红蛋白被氧化 B.血红蛋白是一种两性物质,需要酸中和 C.加速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 D.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解析】选D。磷酸缓冲液与血红蛋白是否被氧化无关,A错误;磷酸缓冲液不属于酸类,B错误;磷酸缓冲液主要是维持pH范围,C错误;磷酸缓冲液可以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D正确。 3.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B.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最先流出,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而流速缓慢,以致最后流出 C.凝胶内部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与被分离的物质分子的大小无相应关系 D.一般情况下,凝胶对待分离的物质没有吸附作用,因此所有待分离的物质都应该被洗脱出来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时应理解两点: (1)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对蛋白质进行分离。 (2)操作过程:凝胶颗粒只会暂时滞留待分离物质,最终都会被洗脱。洗脱时,大分子最先流出,小分子最后流出。 【解析】选C。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凝胶是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的,其内部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小分子蛋白质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路程较长,移动速度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快,因此在洗脱过程中最先分离。一般来说,凝胶对待分离的物质没有吸附作用,不会使待分离物质停止运动,最终所有要分离的物质都应该被洗脱出来。选用不同种凝胶,其网状结构不同,孔隙大小不同,可分离的分子大小不同,二者是相关的,故C项不正确。 4.下列对凝胶电泳的相关认识错误的是 (  ) A.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只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B.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C.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仅用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还可用于蛋白质混合组分的分离 D.凝胶中加入SDS可以消除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 【解析】选A。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和所带电荷的多少等,A错误;由于加入带负电荷多的SDS,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B正确;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仅用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还可用于蛋白质混合组分的分离,C正确;凝胶中加入SDS可以消除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使蛋白质迁移速率仅取决于分子大小,D正确。 5.下列对在凝胶柱上加入样品和洗脱的操作错误的是 (  ) A.加样前要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下降到与凝胶面平齐 B.让吸管管口沿管壁环绕移动,贴壁加样至色谱柱顶端,不要破坏凝胶面 C.打开下端出口,待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直接连接缓冲液洗脱瓶,开始洗脱 D.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