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816281

青岛版(六三学制)(2001)小学科学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实验大全

日期:2025-05-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97次 大小:880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青岛,学制,2001,小学,科学,三制
  • cover
【实验指导】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五年级下册实验大全 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 实验1: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 【实验材料】:两支试管、淀粉液、37℃的温水、水槽、滴管、碘酒。 【实验过程】: 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 2、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 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呈现蓝色。 【实验结论】: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由于淀粉具有遇到碘酒变蓝的性质,所以没加唾液的试管中淀粉变蓝。而加入唾液的淀粉液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所以没有变蓝。 【注意事项】:保持试管的水温在37℃左右(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类似口腔的环境),唾液发挥正常的消化作用。加入碘酒后摇匀。 实验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第二课?我们的呼吸) 方法一: 【实验仪器】:水槽、集气瓶、玻璃片、胶管、水 【实验过程】: 1、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 ????取一只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再将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然后把玻璃片移开瓶口。 ????把胶管一端深入集气瓶内,用手扶住集气瓶,从胶管另一端向集气瓶内吹气。待瓶内充满气体后,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瓶口向上放在桌上。 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且很快熄灭。 【实验结论】: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由于呼出气体中含氧量比空气中少,所以火柴燃烧变弱,待瓶内氧气将耗尽,火柴就熄灭了。 方法二: 【实验仪器】:澄清的石灰水、烧杯、胶管(或玻璃管)、打气筒 【实验过程】: 1、用打气筒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 2、直接用嘴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用打气筒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充气,石灰水没有大的变化。 直接用嘴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由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直接用嘴通过胶管向石灰水内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3:制作简易听诊器(第三课心脏和血管) 【实验材料】:两个漏斗、橡胶管、橡胶膜 【实验步骤】: 1、用橡胶膜分别套住两个漏斗口。 2、将漏斗的下端分别插进橡胶管的两端。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实验4: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五课?凸透镜) 【实验材料】:凸透镜、纸屏、火柴、蜡烛。 【实验过程】: 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 2、调整蜡烛、凸透镜、纸屏的高度,使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3、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纸屏的位置,看成像大小有什么规律。 【实验现象】: 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当凸透镜距蜡烛远、距纸屏近时,形成倒立缩小的像; 当凸透镜距蜡烛近、距纸屏远时,形成倒立放大的像。 实验5:做个照相机(第六课?照相机和眼睛) 【实验材料】:凸透镜、半透明的纸、两个纸盒、胶带。 【实验步骤】: 1、将一个纸盒去掉底,另一端挖一个小孔,用胶带把凸透镜固定好。 2、另一个纸盒也去掉底,另一端也去掉后,蒙上半透明纸,并固定。 3、将两个纸盒套在一起,调整前后距离,直到成像为止。 实验6: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近视眼形成原因实验)(第七课?保护眼睛) 【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 【实验步骤】: 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 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3、换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