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832388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千克和克 冀教版

日期:2024-06-0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5529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千克
  • cover
《千克和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比较物品大小和轻重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民习惯使用“斤”这个质量单位。所以说虽然千克和克是国家要求使用的质量单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体验不多。另外,学生对“质量”和“质量单位”的概念都难以理解。基于以上原因,我在教学本课时,直接用文字介绍说明质量单位的名称,然后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和测量活动,认识千克和克,体验1千克=1000克。 三、教学目标 1、知道1千克=1000克,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 2、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认识并体验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过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3、积极参与测量活动,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千克和克,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四、教学方法 实物教学,借助电子白板帮助学生直观感知知识,突破难点,拓展提高。同时也注重动静结合,让学生经历:“猜想—独立思考—讨论—合作探究—验证”等一系列思维过程。 五、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课前准备 复习导入 探究新知 拓展学习 课堂巩固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一)微信群发布课前准备 1、通过班级微信群通知家长配合孩子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 2、让孩子在家掂一掂一袋500克食盐有多重。 【设计意图:微信群发布课前准备方便开展课前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有利于教师及时并随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反馈修改教学计划。】 (二)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用天平可以比较物品的轻重。谁来说一说怎么比较呢? 让学生说出天平平衡表示两边物品质量相等;天平一边下沉,一边上翘,说明两个物品不一样重。天平下沉的那边的物品重,翘起来的那边的物品轻。 教师课件出示填空题:1个苹果和( )个玻璃球同样重。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填出答案。 2、继续出示课件由西瓜比苹果重引出课题。 师继续出示课件。课件显示天平两边一边是西瓜一边是苹果,西瓜一边下沉。 师:西瓜跟苹果比谁轻谁重呢? 生:西瓜重,因为西瓜那一边下沉了。 师:我们通过看图知道了西瓜比苹果重,那么西瓜和苹果的重量到底分别是多少呢?该怎么表示?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别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认识千克和克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西瓜和苹果图片,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入手,通过复习引人课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探究新知 1.认识千克。 (1)认识台秤 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菜市场都见过哪些称蔬菜和水果的工具。 生1:台秤。 生2:电子秤。 生3:我还见过杆秤 教师介绍:我们通常用台秤和电子称来测量物体有多重,用千克和克作质量单位。(此时教师适时出示两种台称)再接着介绍:千克是国际统一使用的一个质量单位。千克可以用kg表示,克可以用g表示。 师:老师在课前已经让同学们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那同学们都有什么发现呢? 师:现在我们就看用台秤来称西瓜。(教师课件出示课本上西瓜在台秤上进行称量的图。) 师:观察台秤,你发现了什么? 生:指针指着3。 师:台秤的指针指着3说明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 如果学生说出3千克,教师肯定并介绍,如果说不出,教师直接说明。 师:台秤上指针指着3,说明这个西瓜重3千克。老师告诉你们,前面我们用的是斤,是我们人民以前使用的质量单位,今天为了方便国际间的交流,所以要求使用国际统一的质量单位。千克就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