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839185

粤教版(2016)信息技术七下 第5课 插入对象 课件(9张ppt)+教案+导学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1次 大小:16683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对象,教案,ppt,9张,课件,5课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出卷网- 广东教育-出卷网- 年级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 第五课 插入对象 学科 信息技术 授课班级 七年级(   )班 授课时数 1课时 设计者 所属学校 1、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熟练掌握演示文稿中插入多媒体对象的方法和步骤。 2、学会对插入的对象进行属性设置。 过程和方法: 通过在文稿中插入自选图形、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让学生掌握插入对象的操作,并对插入的对象进行属性设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文档设计宣传海报和演示文稿多媒体作品制作,体验信息技术为日常生活应用服务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敢于不断实践探究,不断进取的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力和创作力。 2、教材内容分析 这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七年级下册第五课,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带领学生在文档中选择插入自选图形、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并对其进行呈现效果的属性设置,如大小、位置、颜色、文字环绕方式等。 3、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演示文稿中插入多媒体对象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创设课件、图片,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对插入的对象进行属性设置。通过创设课件、图片,让学生结合信息过程在生活实际中的呈现,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4、教学对象分析: 1、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看,他们爱问好动,想象力丰富,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信息技术知识,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己观察,亲自动手操作,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归纳,体验学习;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交流,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多采用鼓励性的话语,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课堂学习环境。 5、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6、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我的教学设计是以“强化实践”为本,为此我把课本知识分解成四个活动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过程中,自主学习,自由体验,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力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了完成目标,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激情引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拓展练习、巩固提高———自我评价、课堂小结。 7、教学媒体: 硬件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 PPT课件  8、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依据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4分) 1、展示一幅电子板报,让学生认识到在板报中添加图形、图片和艺术字,能够让电子板报更加美观和漂亮。 学生观看图片 图片 让学生通过观看电子板报,认识在文稿中插入图片和艺术字后,篇面显示效果截然不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25分) (1)课件展示P37图5-2 任务一:打开文档“岭南佳果.doc”,插入一个自选图形“矩形”,调整矩形高为14cm,设置宽为26cm,设置矩形填充颜色,文字环绕方式设置为“衬于文字下方”,并保存。 图片 通过图片,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2)课件展示P42图5-10 任务二:打开文档“岭南佳果.doc”,将图片“荔枝.jpg”的文字环绕方式设置为“衬于文字下方”,将其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设置为“衬于文字上方”,并保存。 图片 通过图片,让学生分析交流,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3)课件展示P44图5-16 任务三:打开文档“岭南佳果.doc”,插入“岭南佳果”艺术字,并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