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917866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 第4课 会动的皮影 教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558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4课,会动
  • cover
《会动的皮影》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沪教版美术第八册第二单元“感受民间艺术”中的第二课。承接了前一课学习绘制皮影人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变,将自己设计的皮影人变成能够活动的,更接近真实皮影人的形式。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这次的学习需要“让皮影动起来”。这里面涉及造型设计以及制作方法,特别是“动”的关节所在,更重要的是在制作完成后学生能够有兴趣自主深入学习探索。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前学生已经进行过一节皮影欣赏、一节皮影人物设计课程的学习,并又用了一节课预习课本上本课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并对照之前自己设计的皮影人物画了一副皮影人物局部复制图,个别速度快、擅长绘画的学生已经将皮影人的分解零部件画好。经过这些学习内容的准备,学生对皮影常识已有所了解,知道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以及设计绘画的方法,为本节课打好了基础。有效地降低了做一个会动的皮影的难度,原本完整地完成一个会动的皮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按照现在的进度只需要一节课就可以完成,同时也在无形中为一些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提升了对绘画和制作的自信心。 但是学生对皮影人物会动的原理并不十分清晰,也没有仔细观察过皮影艺人如何使皮影人物做出变化多样的动作,更没有尝试过亲手绘制一个会动的皮影人物,并用它进行表演。通过本课将学生对人体关节与动态变化的规律和皮影人舞动联系起来。这将是非常吸引学生的一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皮影人物会动的原理,知道皮影人物的动态变化是符合人体活动规律的,学会制作一个会动的皮影人物。 过程与方法: 在欣赏和观察过程中,学习皮影戏中人物用按扣连接身体各部分的制作方法及表演方法。 情感与价值:感受中国民间皮影造型的独特美,以及皮影戏表演给人带来的快乐和艺术享受,体会皮影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符合人体活动规律的皮影侧面形象 难点:整体形象中的局部分割及动态把握 四、教学设计 本课中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会动的皮影人,从皮影人的设计图绘制、零部件的设置到剪、接零部件并完成皮影人的制作这样一个完整过程的时间来看,一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我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预习”的作业:在上好前一节《皮影人物》的课程后,准备好皮影人物设计稿并根据自己的理解阅读即将学习的《会动的皮影》一课,按照自己的设计稿画好皮影人物需要组装的零部件。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皮影人物活动关节,设置出符合人体活动规律的皮影人物,在课堂上针对和利用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采用观察欣赏、思考讨论、延伸比较等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针对“关节设置”枯燥的讲解中穿插生动直观的课件展示,并让学生结合平时体育课做准备活动的经验与皮影人做对比,找找人体主要关节在帮助学生更合理地设置皮影人活动关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课教学中表现出皮影的历史性和传统艺术之美是切入点,也是关键。本课中的审美教育不但是要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也要在他们心中激发起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埋下一颗向往和探究的种子。在制作完成后通过自己演一演的方法来表现一节课的学习收获,进行相应评价是重要的培养兴趣的方法,虽然学生可能制作的皮影人物不甚完美,但在完成后能够实际操作一番自己的皮影人能够在培养对传统艺术的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信。 五、教学资源 学具中皮影人物设计稿是学生课前画好的,工具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彩色笔、剪刀、双面胶,按扣、吸管由教师提供。 教具是制作好的皮影人物作品、课件、皮影人物设计图和各种工具,如剪刀、按扣、课题、双面胶。为了烘托课堂氛围,教师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