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册 第三单元 老师和同学 课题名称: 第五课 老师和同学 教学类别: 绘画 课时建议:约1—2 课时 执教者:强东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成人与儿童站立时的答题比例知识,学会用概括简练的线条写生人物动态。 过程与方法:在比较观察的过程中,学习寻找人物比例关系的方法以及简练概括人物的写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写生活动中增进对教师好同学的了解,发现表现人物线条的美,感受师生之间的情意。 教学重点:站立人物的比例 教学难点:用概括简练的线条表现 教学准备: 学具:彩色纸、勾线笔、彩色铅笔等 教具:相关画家速写作品、教师范画、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以头部的长度为单位,注意人体比例与动态的表现。用简练线条写生站立的老师或同学。 拓展层面:能抓住人物特征、用流畅、简练、有疏密变化的线条,表现两人的站立形象。 教学过程: 引导与观察 1、教师打开PPT软件,把学生引入本节课上课内容中。 2、出示人体比例图,让学生观察了解成人与小孩的身高比例。 3、教师也可出示各种图片让学生辨别体形的大小、高矮、胖瘦等特征。 二、示范与操作 1、根据ppt制作,出示作品,比较画面效果。 2、教师示范: ①在画纸上定出头、躯干、下肢的位置。 ②从纸的上端起笔,整张纸画满,注意不要画得头大身体短。 ③仔细分析人物身上的线条疏密。 ④画衣褶时不能乱画线条,次要的可省去。 三、尝试与作业 1、侧面的人像,确定好大体比例后,可先画背部的动态,再画头和全身。正面的人像可从头部开始画。 2、写生时要仔细观察,全神贯注,动作迅速,注意线条流畅。 3、学生作业。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作业。 2、评价内容: ①能否把握人物比例关系。 ②动态表现是否生动自然。 ③线条是否概括简练。 3、评价方法: 设计一块集体照的展板,以同学互评为主:“猜一猜画的是谁,有没有抓住特征表现”。 板书设计: 老师和同学 成人和未成能人身体比例 头部比例示意 安全意识(注意手里的铅笔尖,扎到别人)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上完,感觉基本完成了课前设置和预设的教学任务,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作业完成不错,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作业画得都很好,造型和比例基本准确,有些同学的画质量,画的超出了老师的预想,这是老师高兴的事,但也存在对有些反应慢的同学,辅导耐心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物五官的处理上,眼睛的结构不对等,还有手的画法,比例不对,画的太小了,另对夸张的人物画法,为什么要这样画?也没有给学生交代清楚,故导致身体比例和五官画法不协调,这些都是以后上课教学必须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