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朋友 学情分析 : 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基本没接触过水墨画,通过这个内容的再学习加深学生对水墨画特性的掌握程度并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材分析 :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一节国画创作课。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创作中体会彩墨与宣纸的特性,了解简单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大胆运用彩墨进行创作,对中国画的工具、技法有进一步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猫头鹰的造型特征,初步掌握中锋、侧锋运笔和浓淡墨绘画的技能,运用粗细、浓淡的墨线表现猫头鹰。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作品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用水墨线条表现动物及神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大师作画的特点,体会水墨画造型的独特美,激发热爱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爱护鸟类的品质。 教学重点:粗细、浓淡的墨线造型 教学难点:猫头鹰神态的刻画 教学准备: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笔洗等 教具:同上,相关图片、同龄人作品、范画(从起稿到压印完整的步骤图,不同构图的范图)、课件、印章等。 相关资料: 林风眠(1900—1991),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曾留学法国,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 韩美林,1936年生,山东济南人,2004年,他获世界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世界艺术大师奖,是北京申奥标志的设计者之一。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音效导入 前一课老师已布置了请同学们回家收集有关鸟的资料,先请大家讲讲你收集的情况。(图片资料,鸟的一些知识:形态特征、生活习惯,说说你喜欢的鸟) 老师点评,鼓励大家, 现在老师请大家听一听,这是一种什么鸟的叫声(出示课件:播放鸟叫声的音效。) 什么感觉,可怕的或喜悦的 (在深夜听到这样的叫声有点可怕,很难听,难怪有人认为是不详之鸟。其实它是一种益鸟, 聆听。 回答问题--猫头鹰的叫声。 据科学家统计: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以捕捉1000多只老鼠,猫头鹰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学习用中国画技法来表现猫头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分析 ? 用课件展示真实猫头鹰照片,说说其外形特征: 猫头鹰嘴。 爪子锋利,有利抓住老鼠。 眼睛大而有神,夜晚才能看清猎物 羽毛蓬松柔软。 ,请学生说一说猫头鹰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以及的它特点。同时,引导学生概括猫头鹰的基本型。 猫头鹰嘴。 爪子锋利,有利抓住老鼠。 眼睛大而有神,夜晚才能看清猎物 羽毛蓬松柔软。 ? 让学生了解不同鸟类的形象特点。 欣赏对比 1、欣赏大师笔下的猫头鹰, 林风眠作品 韩美林作品 寻找绘画作品与照片中的真实猫头鹰鹉有什么不同? 作品运用的是哪种表现方法? 大师的作品中那些地方用了浓墨?淡墨?中锋?侧锋? 小结:画家通过简化与夸张猫头鹰的动作及神态,使得画面惟妙惟肖。 2、欣赏学生作品分析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学生作品?理由是什么? 作品运用的是哪种表现方法? 结合作品说一说国画技法中的干湿浓淡分别适合表现鸟的哪一部分? 小结并演示:轮廓线的勾勒适合运用干笔,大块的色、墨及渲染适合湿笔;羽毛丰厚的地方运用色墨结合,在墨上着色叫“色破墨”,色上施墨叫“墨破色”。 复习笔墨知识。 中锋干笔:中锋运笔,把毛笔尖部挤干并捏扁,再沾少量的墨色后横向画出,这样画出来的线条中间有飞白,有羽毛的感觉。 侧锋湿笔:侧锋握笔,笔中沾大量的淡墨,笔尖处沾少量重墨,横向运笔,可以染出大面积的颜色并有深浅变化。 侧锋点染:侧锋运笔,笔中沾饱满的墨色,按羽毛的方向顺序点出,每一笔都向笔根的方向用力(因为笔中的水分较多容易洇开,可以用干宣纸及时沾一下。) 进行观察比较, 用笔熟练,颜色很协调,背景生动 墨线有粗细干湿变化 寻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