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92493

2012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4同步练习 4.2 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

日期:2025-11-1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27764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2,高二,地理,人教,选修,同步
  • cover
4.2 城乡商业与生活环境 同步练习 1.我们把城市商业分为社区商业服务点、区域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这种划分的依据是(  ) A.商业的规模和功能 B.城市商业的分布 C.城市的规模和功能 D.商业在城市中的位置 解析:选A。按商业的规模和功能,一般把城市商业分为社区商业服务点、区域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 2.城市商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有(  ) ①人口指向        ②交通指向 ③服务配套功能指向 ④城市商业布局有层次之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城市商业布局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一是人口指向,商业多集中于人口密集地区,市中心区会形成高密度的中心商务区;二是交通指向,在人流集中的地域,如火车站、汽车站、轮船码头附近,商业和服务业大都比较发达;三是服务配套功能指向;四是城市商业布局有层次之分。 下图是“某地区同一类型四间百货公司的需求门槛和销售范围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3.依据赢利多少,四公司赢利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A>B>C>D B.B>C>A>D C.D>B>C>A D.C>A>D>B 解析:选C。D销售范围大,需求门槛低,因此赢利最多。A销售范围最小而需求门槛最高,因此赢利最少。B、C销售范围一样大,但B需求门槛较C低,因此B赢利比C高。 4.本地区能容纳这种类型的百货公司合理数量是(  ) A.4间 B.3间 C.2间 D.1间 解析:选B。A销售范围最小而需求门槛最高,因此赢利最少,因此A不能经营这种类型的百货公司,而B、C、D可以。 上海商业规划中又有了新规定:内环线以内的中心城区,原则上不允许开设大商场,建设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项目,必须经过市计委和市商委的审批,鼓励到内环线以外的新居住区开设大商场和商业中心。据此回答5~6题。 5.下图中商业中心的区位,以市场最优为原则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上海成为全国最大商业中心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 B.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业发达的广阔腹地 C.人口稠密,农业基础条件好 D.交通便利,发展前景广阔 解析:第5题,以市场最优为原则而形成的商业中心主要分布在黄浦江以西的上海老城区。第6题,形成商业中心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即生产区和销售区;二是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答案:5.C 6.B 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农村集市分布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村集市的形成有两种原因:一是_____,二是_____。 (3)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集市贸易不能每天进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集市的时间间隔较_____;人口稀少的地区,间隔较_____。 (4)在集市上交换的商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集市多是自发形成的,其分布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物质来源、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上的传统习惯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在一些交通便利、商品丰富的地区,也规划布局了一些新的集市。农村集市不能每天都进行,集期间隔时间的长短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集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经济水平越高,商品贸易越频繁,时间间隔越短;相反,就越长。人口密度越大,对商品的需求量越大,间隔也就越短。在集市上交换的商品主要是一些日用品、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如农机具和农药、化肥等。 答案:(1)地理位置 交通条件 物质来源 经济发展水平 传统习惯 (2)自发形成 规划建设 (3)短 长 (4)日用品 农副产品 农业生产资料 一、选择题 读不同等级商业中心景观图,完成1~4题。 1.昼夜人口密度差异巨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处于城市商业中心体系最底层的是(  ) A.① B.②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