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932655

教科版(2001)五年级下册4.6《地球会公转吗》教案设计

日期:2024-05-1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2760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2001,五年级,下册,地球会公转吗,教案
  • cover
6.地球在公转吗 一、教材简析: 这是小学科学五下第四单元第六课时的教学,教材主要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如何证明地球的公转。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了解学生对地球公转的初始想法。 第二部分:周年视差的模拟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在一个圆圈(模拟公转的轨道)上观测远近不同“星星”的位置变化。 第三部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科书进一步提供资料,让学生了解天文学家贝塞尔等观测恒星周年视差的工作,从而证明地球确实在公转。 第四部分:总结昼夜现象的解释。 让学生再次对有关昼夜现象的解释进行处理。 本课通过在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了解天文学家们是如何证实地球公转的,了解天文学家们在没有条件离开地球来直接观测地球运动情况下,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思维和客观的观察来证实地球公转的。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科学价值观的教育素材。 二、教学背景: 1718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了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有变化的,称之为恒星自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地心说”中天育旋转恒星不动的谬论。1748年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得雷发现了光行差,即恒星的星象位置在一定极小范围摆动,也间接证明了地球在公转。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发现了恒星周年视差,冲破了“日心说”反对者的最后一个阵地,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确凿证据。 三、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周期为约365天(一年)。 2.知道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能观察到距离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过程与方法: 1.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2.体会到科学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学会求证。 教学 重难 点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 学 准 备 教具 学具 说明与提醒 记录表,两根木杆(或跳高之架),一把木尺,小纸条,一个红圆片(太阳),两个蓝色圆片(星星)。 1.注意两颗星星的之间的位置间距 2.最好是分组实验 教 学 流 程 引入学习--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整理归纳 活 动 过 程 基础设计 个性设计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 2.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3.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二、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 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 2.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 3.模拟实验。 (1)谈话:天空中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2)模拟实验 ①讲解: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放一个红色小圆片,代表太阳;找两个竹竿,上面分别贴上一个蓝色圆片,分别代表星星,其中一颗星星离地球近,一颗星星离地球远;在远处的星星顶竿上挂一木尺,每隔10厘米贴一个记号;然后找一位同学代表地球,背对着圆圈做圆周运动(公转),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并做好记录 ②学生到操场模拟实验。 ③把两根竹竿放的更远一些,再次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变化,并做好记录。 4.交流汇报: (1)当地球公转运动时,星星怎么运动? (2)当地球运动到A、B两点时,星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当星星离我们更远时,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4)从这些现象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