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933381

沪教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 第3课:点线的变化 教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190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3课,点线
  • cover
课题《点线的变化》 【基本信息】 教材:上教版美术一年级 课时:1课时 类型:绘画(联想) 【课标要求】 年段要求: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绘画”主题课程教学内容,这一主题在一、二年级的要求为: ◆了解色彩、线条、形状、肌理、空间等视觉元素。 ◆运用绘画工具表现抽象或具象的事物。 ◆根据联想、想象或命题进行创作。 ◆用纸等材料,采用撕、剪、拼贴等方法进行拼贴画创作。 ◆用各种自然物或人造物进行拓印表现。 【教材分析】 1.内容出处:《点线的变化》是上教版美术第一册第二单元“大自然中的点线”中第1课学习内容,本单元共有3节课:有《点线的变化》、《流畅的线条》和《有小鸟的树》。 2.单元要求:在知识与技能上主要是了解点、线的种类及组合、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画面、用点和线表现不同形状的树。初步学会用不同的点、线进行组合的方法描绘自然界中的事物。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分析、实践体验等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本课核心知识技能:了解点、线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用点、线不同组合变化的方法表现事物。 【学情分析】 1.学习经历:一年级的学生对具象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和引发思考,对抽象的线条虽有接触,但不会主动去思考怎么表现。对点和线的认识与自然界事物的关系,还没有形成自觉的关联意识,好在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比较高。 2.已有基础:学生在幼儿园的美术学习活动中,已经有涂鸦的经验,对点和线的描绘方法有一定的体验和感知,为本课学习奠定了感性基础。 3.新知预判:用画笔表现点和线一年级学生并不陌生,但有创意地组合需要一定的表现能力,也是本课的难点,需要教师作适当的引导。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绘画材料改用海绵纸,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出发,快乐地体验点线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点和线,学会以小点与大点、曲线与折线表现事物。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与欣赏的过程中,发现自然界中点、线的变化。学习不同点、线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经验,感受变化的点与线条的美,激发积极观察自然、表现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点】认识小点与大点,曲线与折线 【教学难点】点和线条的运用 【学习资源】学生的优秀作品、微视频、教师范例、教具等 【教学准备】 学生:海绵纸、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兰丁胶 教师:同上、课件、微视频、范作等 【教学过程】 观察与导入 (一)说一说:交流预学单。 (二)猜一猜:这个形状像什么? (三)想一想:花瓣上有什么呢? (四)揭示课题:《点线的变化》 解析:通过猜一猜、想一想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对花瓣上的露珠、昆虫、蜘蛛网及花瓣的色彩进行联想,并用点、线、面的表现手法进行提炼概括,揭示课题《点线的变化》。 欣赏与发现 (一)找一找:花瓣上的各种点和线 (二)看一看:点和线的变化和组合 1.教师示范装饰花瓣 2.欣赏同龄人作品 解析:引导学生观察花瓣上的露珠、昆虫、色彩,教师引导学生用点、线、面的形式来概括和表现,以及组合成不同的变化,通过教师示范,欣赏同龄作品,拓宽学生思路。 探索与实践 (一)画一画:学生自主探索实践 作业内容:每人单独创作一个花瓣 作业要求:1.点线多样;2.组合特别 (二)教师巡视辅导 解析:每位学生表现一个花瓣,用点和线的不同组合法进行探索实践,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典型作品并跟进,及时改进作业效果。 观察与交流 (一)贴一贴:学生完成作品后,按照学号把自己的作品贴在相应的位置,组合成一朵花儿。 (二)说一说:学生交流绘画想法,完成作品的感受。 (三)教师总结 解析:提示学生把装饰完成的花瓣,按照自己的学号贴在相应的位置展示作品,最后组合成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